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古代的圖書校對

2016/12/28 17:56:07 點擊數: 【字體:

古代的圖書校對

 

  古之“讎書”,猶如今日的校對工作。

  紙張和印刷術發明以前,古人書籍全憑抄寫流傳,又都是抄寫在簡帛上。且不說抄寫時不免有漏字、錯字或添字(衍字),即便一字不差,寫于竹木之簡,屢經翻讀,時間一長,則簡有斷折,冊有斷編,造成斷簡、缺簡、錯簡,文句不連,前后失序。因此,整理古籍,?蔽淖志统蔀闃O其重要的工作,歷朝歷代還設置相應的機構負責這項工作。

  古代,朝廷收集的圖書都藏在內廷,如西漢藏于東觀。由國家保藏的圖書秘籍,稱為秘書。漢代的秘書監,就是掌管圖書秘籍的機構,內設秘書郎,負責帶領一班人專門從事整理?睍。如西漢時著名學者劉向,在成帝時受詔領校中五經秘書。河平年間(前28—前25),還同他的兒子劉歆一起領校秘書。直至明洪武十三年(1380),秘書監被廢除而并入翰林院。

  朝廷校書設置專用場所,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防止圖書流失。西漢時,劉向、劉歆、揚雄等都曾在未央宮大殿北的天祿閣校過書。其間還發生過一件事:劉歆之子劉棻從學于揚雄。后來劉棻“坐事誅,辭連及雄。時雄方校書天祿閣,懼而投閣下,幾死”。北周時,庾信在麟趾殿校過書;唐時,白居易曾在集賢院校過書。

  ?蔽淖,古稱“讎書”。這是一樁十分繁重且又必須認真的工作。劉向在所著《別錄》中說到古時校書的情況:

  讎校,書二本,一人觀,一人讀,視作怨家,故曰“讎書”。

  “讎”有“敵”意。所以二人對校,不容有錯,應視如怨家,互不相容。

  20世紀50年代,湖南長沙近郊金盆嶺西晉墓內出土了一件青瓷持牘對書俑。兩個文吏,戴進賢冠,相對而坐。一個讀,則一手持牘,作讀狀,另一手又拿著多枚木牘;另一人觀,則一手持牘,另一手握筆,隨時改正牘上的乖誤。兩人之間有一書案,案上還放著待校的木牘(圖1)。這是1000多年前校書的實況,形象十分逼真。

  ?睍,責任重大,長年累月,也非常辛苦。白居易干過這項工作,深有體會。他的《集賢院玉蕊》詩,正是對?狈泵Φ膶懻,借集賢院內玉蕊的花開花落,詩人卻兩不知,而流露出職重務艱的心情:

  芳意將闌風又吹,白云辭葉雪辭枝。

  集賢讎校無閑日,落盡瑤華尚不知。

  秦少游也干過黃門?。有一次他下班出宮,已是暮色漸濃,便頗有感觸地寫了《晚出左掖》七言絕句,可以說是繼白居易詠讎書的續篇。一字一句的讎校,疲憊非常,幸得天晚出了宮門,頓時一身輕松。這與白居易的“無閑日”,實是同唱一曲:

  金爵觚棱轉夕暉,翩翩宮葉墮秋衣。

  出門塵障如黃霧,始覺身從天上歸。

  校書工作雖然艱苦,但是,這是造福讀者的大好事,消除了以訛傳訛,還原著其本來面目。因此,人們對一些?本、無甚謬誤的書籍,視為珍本,屢屢求之。北宋著名學者宋敏求,家有藏書達三萬卷。他所藏的書,經過?比灞椋是不放心,常說:“校書如掃塵,隨掃隨有。”宋敏求家在河北趙州,住在城內春明坊。當時喜歡讀書的士大夫們都專程來到春明坊,借讀宋敏求家的藏書。不少人還特地租下靠近宋敏求家附近的房子,以方便讀書。由于到來的人日漸增加,附近住宅開始人滿為患,房東們趁機提高租金,要比他處常高一倍。人們對善本書籍的重視,也反映了鉆研學術的求真求實的精神,這也是做學問的根本。

  古之讎書與今之校對,同樣都是不容易做得好的工作?墒怯械娜藚s認為,校對不難,一字對校一字,機械得很,似乎能認識字就行。這實在是歪曲了校對這門業務,看低了這項工作。漢代劉向是歷史上著名的學者和?奔遥鴮λ嚂叱,古人還借用一段所謂神授其藝的傳說為他捧場,說明讎書能深得精粹,也要神來相助。《三輔黃圖》引《漢宮殿疏》云:

  劉向于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叩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燃),因以見向,授五行洪范之文。劉恐詞說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至曙而去。請問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乃出懷中竹牒,有天文地圖之書,曰:“余略授子焉。”

  這段傳說故事自不足為信。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完成讎書重任,猶得神功,其實神功者,責任心也。一字一句校正錯誤,沒有一定的文化素質,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沒有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難能挑起重擔。古人把“讎書”也稱作“校讎”,校出一個錯字,如同俘虜一個敵人。此喻實在,并非夸張。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華書局1912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