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蘇劇絕響再現 劇種復興不能只靠一部戲

2013/11/27 10:29:07 點擊數: 【字體:

  薌劇、贛劇、漢劇、湘劇、瓊劇、滇劇、婺劇、淮劇、錫劇、蘇劇……這些平常難得一見的戲曲劇種薈萃在同一個舞臺,這個舞臺就是正在江蘇蘇州進行的第十三屆中國戲劇節,27個劇種創歷屆戲劇節之最,曾經被認為日益減少的戲曲劇種是否在慢慢恢復?戲曲小劇種的生存狀況是否有所好轉?

  蘇劇絕響再現

  具備“評彈語言美、昆曲表演美、吳歌曲調美”的蘇劇有著300年歷史,與昆曲、評彈并稱為“蘇州藝壇三朵花”,而現在蘇劇卻沒有專門的劇團,在蘇劇《柳如是》之前,10多年都沒有新創過大戲。

  《柳如是》以蘇州市錫劇團有限公司為主體,由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文化部文華獎得主王芳主演,歷時4年、經18稿修改精心打造而成,被視為蘇劇復興之作,此次在戲劇節亮相,引來蘇劇戲迷爭相觀看。

  蘇劇是由昆曲、南詞和灘簧融合發展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作為江蘇省蘇州昆劇院的前身,江蘇省蘇昆劇團一直蘇劇、昆曲兼演。王芳這一批在江蘇昆曲界排行弘字輩的演員是在蘇昆學戲時一同學習的。王芳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初,蘇劇常常一演六七場,走廊里都加著座位。而當年的昆劇處于演出低谷,蘇昆劇團在經濟上“以蘇養昆”。藝術上,作為白話版的蘇劇從昆曲中吸取藝術養分、學習舞臺表演。2001年,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與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為了集中力量搞好昆劇,江蘇省蘇昆劇團改名為江蘇省蘇州昆劇院。蘇劇的發展由此停滯,除了王芳偶爾在匯演時演出一折《醉歸》,蘇劇幾乎從舞臺上消失了。

  “此次排演《柳如是》為今后蘇劇長期存活舞臺、展示新的藝術生命力、吸引更多觀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也希望通過努力再恢復起有編制的蘇劇團,爭取不讓這么好聽的戲曲劇種消失。”王芳說。

  瓊劇打造本地文化精品

  瓊劇是海南最具特色的劇種,有著300多年的歷史。但是近年來,瓊劇一直面臨著人才青黃不接、觀眾不斷流失的窘境。“2006年我剛到海南省瓊劇院當院長時,因為工資低,很多人才都流失在外,瓊劇的導演、編劇、作曲等主創人才更是十分緊缺,演出的劇目多為老劇本。”海南省瓊劇院院長陳軍告訴記者。

  為了復興瓊劇,海南省瓊劇院開始挖掘海南本地歷史文化資源。2008年,海南省瓊劇院集中力量打造了一部現代戲《下南洋》,不僅吸引了當地的老戲迷、培養了年輕觀眾,也在全國戲劇界引起了一定反響。在排演《下南洋》時,海南省瓊劇院也開始創排一部關于海瑞的戲。

  由于瓊劇劇種特征不明顯,長期以來行當不齊全,這給《海瑞》的排演帶來很多困難。海瑞的扮演者符傳杰就是由小生臨時改唱老生的。“行當的轉變難度很大,但給我們創造了學習的機會,《海瑞》的創作、演出,對我自己、我們整個團,甚至對瓊劇的發展都是一個巨大的促進。”符傳杰說。

  上世紀50年代,瓊劇曾經因劇目《紅葉題詩》享譽全國,陳軍說:“在當今社會大力反腐倡廉的環境下,《海瑞》的出現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我們希望借此次參演戲劇節的契機,讓瓊劇有機會再次走出海南,走向全國。”

  劇種復興不能只靠一部戲

  據文化部相關統計數據顯示,1983年全國共有374個戲曲劇種,到2012年已經減少到286個,減幅為23.5%,其中74個劇種分別只有1個職業劇團或民間班社,處境岌岌可危,面臨團散劇亡的困境。“以前,不少劇種很多年都不見有新作出來,但從這次戲劇節來看,這種情況有了一些改觀。”中國戲曲學院前院長周育德說。

  “人才流失、經費緊張、觀眾老化成為很多戲曲小劇種發展過程中難以逾越的障礙,各地普遍存在編劇、導演、作曲、舞美等專業創作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嚴重不足的問題。”周育德說。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很多院團樹立起“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觀念,請來全國著名的編劇、導演、舞美、作曲打造一部全新的劇目。“但對于一部新劇目,目標不應該只是獲獎,應該制定出繼續扶持的計劃和長期打磨演出的規劃。”周育德說。

  從戲劇節演出現場來看,雖然很多戲曲小劇種是蘇州觀眾從沒聽過見過的,但對于精心打造的劇目,觀眾們都能很快接受并看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見,戲曲小劇種復興需要好戲,并且正如陳軍所言:“一個劇種的復興不能只靠一部戲,需要連續推出幾部精品劇目,重新凝聚起院團的精氣神。”(原標題:蘇劇絕響再現 劇種復興不能只靠一部戲)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3-11-2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