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喚醒“沉睡”的文物 故宮博物院向“學術故宮”轉型

2014/3/6 11:41:35 點擊數: 【字體:

喚醒“沉睡”的文物 故宮博物院向“學術故宮”轉型

喚醒“沉睡”的文物 故宮博物院向“學術故宮”轉型


    本報記者 劉修兵

    故宮博物院藏的甲骨及拓片

    2月25日,作為故宮博物院的學術平臺,故宮研究院對外發布了11項近幾年將陸續開展的科研與出版項目。故宮博物院正式吹響了向“學術故宮”轉型的號角。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此次對外發布的11項科研與出版項目,是以建設中國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國家基地為目標,以文化遺產保護的重大需求為導向,以重點工程保護中的熱點、難點和瓶頸問題為核心,依托關鍵科學技術、重大科研課題、重點科研基地,以及國際學術交流,建立科技資源共享互動機制,推進先進科學儀器、設備、設施、資料、成果的共享,形成一批戰略合作伙伴,在系列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方面實現重點突破,從而在國際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發揮應有作用,促進邁向“世界一流博物館”的跨越發展。

    2萬多片院藏甲骨待整理

    據統計,世界現存殷墟甲骨共有13萬片。其中,故宮博物院所藏甲骨總數,20世紀60年代調查粗估有22463片,占世界現存殷墟甲骨總數的18%,僅次于國家圖書館(34512片)和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25836片),為世界第三大甲骨收藏單位。但是故宮博物院所藏甲骨,僅在《甲骨文合集》中錄入1440片,絕大部分沒有整理出版。

    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表示,研究甲骨文僅僅靠故宮的學術力量是不夠的。“設想一下,2萬多片甲骨僅僅整理,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和時間?”他說,此次啟動的“故宮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與研究”項目,是由故宮研究院古文獻研究所牽頭負責、組織協調,并按照國際學術發展趨勢,搭建開放型高端平臺,引進或聘請院外甲骨專家參與整理硏究工作。“我們希望在6至10年內,不僅完成全部整理研究工作,還能借助該項目,為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培養一批甲骨研究人才。”他說。

    新中國出土墓志整理與研究項目將分三期完成,搶救和保護一批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整理和提供一批高質量的出土文獻資料、培養和鍛煉一批具有奉獻精神的出土文獻整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該項目的第二期工程在去年被批準列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這是我國文博系統承擔的第一個國家社科基金建議滾動資助的重大項目。本項目在10個文博單位設立了10個子課題,計劃在10年內,繼續整理出版第二期工程的墓志類圖書10卷、20冊,總計近4000方墓志。三期工程涉及整理、研究、出版的墓志將達到1萬余方。

    兩岸故宮攜手合作

    故宮藏先秦有銘青銅器研究項目,將由兩岸故宮合作共同完成。用青銅器標識王權及貴族身份,并在青銅器上鑄刻銘文記錄歷史,是早期中華民族所獨創的文化形式,它是人類青銅文明達到鼎盛的偉大標志。此后,中國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收集保存祖先這一光輝遺跡,直至明清故宮傳承不斷。

    現已知流傳至今的古今中外先秦有銘青銅器資料約有1.5萬件,北京故宮現藏1600件,是目前存世博物館中收藏最多的,其藏品以長銘重器居多,其中包括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雜器等品類,商、周、春秋、戰國時代系列完整為其特色。“該項目難度大、任務重、周期長。為取得清晰的銘文資料,要求重要銘文要進行X光掃描成像,北京故宮尚有大批器形資料需重新安排圖像攝影。臺北故宮藏有銘文青銅器440余件,有毛公鼎、散氏盤、宗周鐘和近年新入藏的子犯編鐘等長銘重器。”該項目首席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劉雨告訴記者。

    據介紹,北京故宮提出兩岸故宮合作,對2000余件青銅器及其銘文做綜合考察與研究,寫出新的銘文考釋,共同弘揚燦爛的中華文明。這一提議已得到臺北故宮的積極回應,下一步將進行具體的溝通、協商。

    2008年以來,故宮博物院的書畫專家和學者首次開展對歷代書畫家族史的研究,F已完成了第一個階段包括對歷代皇族書畫的研究和出版工作,研究成果《百年藝術家族叢書》由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版。該項目的第二個階段將從今年開始,用3年時間開展對東晉王羲之,宋代米芾、馬遠,元代趙孟頫,明代文征明、陳洪綬、藍瑛,清代梅清、王原祁、惲壽平,現代杭穉英、張大千、傅抱石等10多個書畫家族的研究。

    “家族傳承是中國歷代書畫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系統完整地研究書畫家族是學界首次采用的認識角度。這不僅可以開辟新的出版系列,而且為舉辦專題書畫展覽以及學術研討會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議題,將有益于學界、觀眾系統認識某書畫流派的發展脈絡和傳承關系。”項目負責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余輝告訴記者。

    整理出版《北京中軸線彩色實測圖》

    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將即時啟動《北京中軸線彩色實測圖》整理項目,計劃在2015年10月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前由故宮出版社出版面世。該項目對于北京“皇城”核心軸線建筑群的保存、修繕、復原有著不可替代的指導意義。

    1941年,為避免北平古建筑被炮火焚毀,營造學社社長朱啟鈐委托建筑師張鎛主持,歷時4年繪制了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的中軸線主要建筑實測圖600余幅。這是20世紀40年代北京中軸線建筑最大規模的一次工程測繪,系統地將北京城中軸線建筑從南到北逐一測繪下來。宮苑廣場有總平面、總立面和總剖面圖;單體建筑都有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樣圖;所有圖紙均按設計圖的標準注有軸線、局部、外包三套尺寸。既有空間構成表達,也有總立面的渲染。全部數據均按不小于1/50的比例尺,用墨線或彩色渲染在60×42英寸的高級橡皮紙上,圖紙完整、數據精確、制圖精美,堪稱中國古建測繪圖典范,對于研究中國古代城市布局、傳承建筑設計理念具有科學價值。這批圖紙原藏于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上世紀60年代,國家將其中與紫禁城建筑有關的300余幅圖紙調撥給故宮博物院。

    “對于一座博物館來說,館舍容易建設,藏品容易征集,資金容易爭取,但是杰出人才的匯聚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經過甚為艱辛的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博物館’就必須擁有在國際相關領域具有獨特地位、特殊貢獻的專業人才團隊。”單霽翔表示,此次故宮研究院發布近幾年將開展的科研項目,許多研究工作在學術界具有前沿性和開拓性的特點,也是想通過大型項目、高端平臺與杰出人才相結合,探索具有戰略意義的故宮研究院科研工作模式。(原標題:喚醒“沉睡”的文物 故宮博物院向“學術故宮”轉型)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4-03-06)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