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非遺專家:不應把非遺保護精力全部集中在小吃上

2014/3/27 9:58:24 點擊數: 【字體:

    近年來,武漢熱干面、重慶火鍋等本就生命力旺盛的地方特色食品紛紛申遺;另一方面,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戲等瀕危項目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研究保護國家中心主任田青認為,在中國社會的轉型期,非遺保護的重要性和工作策略,需要引起社會各界更多的重視和更深的思考。

  記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特色食品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上對地方政府此舉褒貶不一,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田青:我國目前的非遺申報工作存在比較嚴重的泛化現象,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視與商業有關的項目,比如一些特色食品,從醬豆腐到燒餅,這些東西是不是非遺呢?是的。但是,對于這些地方特色食品來說,保不保護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與之相比,非遺保護工作更應該關注的是那些因為沒有商業價值而被忽視和遺忘的項目。

  我們開展非遺保護工作的主要目的,一是要讓瀕臨滅絕的文化遺產能夠傳承下去,二是保護文化多樣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我們把非遺申報和保護的精力全部集中在這些特色小吃或文化商品上,其實是和我們保護非遺的初衷有距離的,這和地方政府過分追求GDP的思想有關。

  記者:如您所說,地方戲一直是我國非遺保護中的弱項,盡管主管部門一再重申地方戲保護工作的重要性,但地方戲消亡的速度仍然令人憂心。您認為這種困境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田青:中國社會目前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革,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過去孕育和滋養這些非遺項目的土壤是農業社會形成的農業文明,但今天,不論是城鎮化還是現代化進程,都是要把農業文明轉化為現代文明。在這個過程中,農村的年輕人幾乎都轉變身份來到了城市,他們離開了原來的土壤,離開了農業生產,農業文明就變成了一種回憶,甚至連回憶都沒有了。

  地方戲產生和存在的一個前提是,過去由于交通不便,在客觀上促成了各地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但現代社會交通便利了,這些特色鮮明的地方文化便面臨著一個問題——改變自己,適應新的時代,把地方文化變成全國性甚至全球性文化,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要把自己特有的東西保留下來,另一方面也要換一個形式讓大眾接受。

  如何保護這些特色鮮明的文化遺產,關乎我們的文化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的存在是我們未來的文化能夠發展的基礎。假如我們所有的文化都變成電視文化,到處都只有選秀、相親節目,唱的全是流行歌曲,這種文化的同質化、娛樂化和迎合淺層文化觀眾的傾向,會讓我們未來文化發展堪憂。

  記者:您認為非遺保護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田青:傳統文化是構建中國道德體系的重要方式。比如,過去一個農民,沒讀過書,但他也知道忠孝仁義,他會給你講岳飛的故事、講楊家將的故事,他的這些思想是從哪得來的?就是地方戲、口頭傳說等非遺。非遺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剪窗花、貼年畫里面都有傳統文化的信息。今天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不能只靠教科書,而要靠更多鮮活的文化載體。但是,現在傳統文化的載體面臨瀕危,尤其是在面對年輕人的時候,用什么載體和方式去傳遞傳統文化的基因,還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探索。(田青,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研究保護國家中心主任)本報記者 劉 陽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人民日報(2014-03-26)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