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走紅后,關于飲食文化的申遺話題又熱了起來。重慶火鍋、南京三菜一茶等紛紛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目前,在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與飲食相關的項目并不少見,但是在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中國飲食卻是空白。“舌尖上的中國”為何難以走向世界?
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副主任程小敏表示,現在申請成功的都是與技藝有關的,與文化有關的比較少。將國家級非遺與世界級非遺相比,就飲食類來說,世界級非遺可能更強調文化的認同,甚至在飲食中所體現的當地人的一種生活。“可能是簡簡單單的一種家庭生活氛圍,或者是一種跟風俗或者跟祭祀等相關的東西。”
目前,日本和食、韓國泡菜都已進入世界非遺名錄,而它們打的都是文化牌。日本申報的是:“和食——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韓國則以“腌制越冬泡菜文化”為主題進行申報。
程小敏告訴記者,中國曾想以“中餐傳統烹調技藝”申報世界非遺,但是沒有成功,“因為它技藝太多了”。光川菜這個菜系,烹調的技藝手法不下50多種。“中餐如果要再申遺,我們也在思考,到底要用什么方式 。” 施婷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