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拍,國內行業巨頭中國保利在業內高調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征集新文人畫作品。在缺乏有力的學術支撐的情況下,行業巨頭對新文人畫板塊的強勢介入,雖然給人一種概念炒作之嫌。然而,這一舉動卻引來八方關注,同時,新文人畫也被打上大大的問號。
文人畫領跑市場 新文人畫概念誕生
文人畫,在國內學術界也被稱作“士夫畫”,隸屬于中國畫的一種。據美術評論家胡紅拴介紹,所謂文人畫,實際上就是泛指舊社會中國文人和士大夫創作的畫作,這一概念后來被提出來,是為了區別于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史料記載,唐代王維以詩入畫,被公認為文人畫的始祖。
目前業內所認知的文人畫,多取材于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發“性靈”或個人抱負。歷代文人畫,尤其是清代八大山人等畫家的作品,對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及對水墨、寫意畫等技法的發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在藝術市場上,中國傳統文人畫的影響可以簡單地理解成為“領跑整個中國書畫市場”。
正因為文人畫作品在市場上如此走俏,以中國保利為代表的一批拍賣龍頭企業,近幾年開始試圖以同類概念對一些當代畫家進行包裝炒作,由此也誕生了包括朱新建、關良和李津等在內的一大批所謂的新文人畫家。在中國保利開出的新文人畫家名單里,文人畫家的概念顯然被無限擴大了,以致在業內引來了不少爭議。不過,因為這純粹是企業基于藏家需求策劃的一種市場行為,因此學術界無法干預太多。
市場魚龍混雜 新老文人畫投資皆需謹慎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在社會資本聞風出動、競相搶灘藝術品市場的今天,文人畫市場其實有點魚龍混雜。
一方面,傳統文人畫大家如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人,由于在歷年的春拍和秋拍中均有天量成交的紀錄,因此,已經成為造假集團跟風模仿的重點對象,目前在市場流通的這些名家的作品真偽難辨,讓手里有錢、專業知識卻不過硬的收藏者望而生畏。
另一方面,包括新文人畫在內當代水墨作品,在一些機構和媒體無原則的炒作下,其價格已走在學術界認證的前面,甚至已經引發新一輪資本洗錢的游戲。在缺乏足夠的學術支撐的情況下,一味靠價格哄抬來引導消費的市場無疑已經變得泥沙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