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評論:文物不是私人“寵物”

2014/8/7 10:41:13 點擊數: 【字體:

  一直以來,文物是否可以“利用”、怎么利用才“合理”,存在著爭議和認識上的偏差:一方面,認為多講利用會影響保護,把利用與保護對立起來;另一方面,在城鎮化加快、房地產趨熱的形勢下,又有人打著“利用”的旗號搞開發經營,損害了合理利用的聲譽。

  “合理利用”是《文物保護法》十六字工作方針的重要內容。怎樣才是對文物的“合理利用”,并最終達到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目的,從而展示好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文物界有關負責人。

  麗江鳳凰要向鼓浪嶼學習

  今年1月,云南香格里拉的大火給這座古城帶來了一場災難,也使對文化古鎮的過度開發、不合理利用問題引起重視。文物利用,保護是前提,適度而不能過度,恰是被很多旅游城市忽視的問題。

  長期負責古城保護工作的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說起古城大火,痛心疾首。“文物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憑吊懷古,很多人去麗江、鳳凰,為的是尋找一份安寧。可惜現在有些古城被過度開發,只剩下一片喧囂。”

  童明康說:“古城的利用首先要保持其文物本體的特色。在這方面,鼓浪嶼做得很好。雖然也是熱門景點,但鼓浪嶼一直堅持‘島上不通汽車’的保護原則。因為一旦通車,就要拆遷修路,從而損毀老建筑,這種開發不是‘利用’反倒是‘破壞’。”

  “文物認養”不能變成國有資源私人化

  近年來,文物認養之風在地方盛行,甚至變味:西湖景區一周內關停30家會所,文保單位成了私人會館或高端私房菜館;有的地方干脆把推行認養作為“解決城建與文物矛盾”的新模式。一時間,“文物認養”變成國有資源的私人化,文物成為某個人或特定群體的“寵物”。

  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指出,文物利用有多種形式,“文物認養”是近年來一些地方對較低級別文物古建利用的一種探索。而目前,廣東的碉樓、安徽的古民居、山西曲沃的古建筑等都進行了這方面的探索。

  位于山西省南部的曲沃縣曾是晉國古都所在地,文物古跡眾多。據曲沃縣文物局局長李水和介紹,該地早在2010年正式出臺了《曲沃縣古建筑認領保護暫行辦法》,由文物部門遴選亟須保護的縣級文保古建筑,組織當地企業家予以認領、修繕,實行文物部門的全程監管,使6處瀕危古建筑得以保護,總投資近1.5億元。

  童明康認為,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和利用是可行的探索,但首要是文物主管部門的監管當先,從方案制定、資格審核,到施工管理、檢查監督,都要做到規范,確保文物認養依法合規、有序進行。同時,對認領方要就“愿望、信譽、實力、能力”四位一體提出要求,對不履行相關責任和義務的,文物部門要及時督促糾正甚至收回使用權。

  不能讓大運河成為垃圾堆、污水河

  申遺之后,有關大運河的負面報道時有出現,一些地方搞大撒把,有些遺址又成了垃圾堆、污水河,運河保護狀況并不理想。全程負責絲綢之路、大運河申遺的童明康對此表示了憂心。

  “慶功的時候,更要強調保護、管理和利用好。一旦損傷兩處遺產的聲譽,并引起國際社會關注,造成了負面影響,再挽回就難了。”童明康說,作為活態遺產的大運河,今天仍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繼續發揮著水利和運輸等功能,在不斷加強保護的同時,如何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是未來長期的任務。

  童明康說,首先應恪守中國政府向國際社會的承諾,嚴格按照世界遺產要求整體保護好大運河遺產,密切關注大運河遺產本體、水質、周邊環境等的保護管理狀況。

  “此外,申遺時我們成立了由13個部委、沿線8個省市政府相關成員組成的大運河保護和申遺會商小組。接下來運河的保護管理、展示利用仍面臨大量協調工作,希望能把原有的申遺機構變成管理機構,繼續引導好各地對大運河活態遺產的保護與利用,讓大運河在人們生活中的公共活動空間和城市生活亮點的角色繼續發揮。”童明康說。    新華社記者姜瀟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連日報(2014-08-0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