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絕不離婚”,在近日媒體對廣東東莞蒙正國學館“女德學堂”的報道中,這16個字,被形容為學堂倡導的“女德”四項基本原則。該學堂還提出,“如果要做女強人,就得放棄所有女性特點”。據悉,目前這類女德班正在全國遍地開花:從北京、山東、河北一直綿延到陜西、廣東和海南。
字字驚心的16字“原則”,赤裸裸地鼓吹“女性服從”主義,未免給人以時空錯亂之感。須知,在男女平等已成主流價值的當下,任何強調女性“退避隱忍”的觀點,注定都要面臨“道德不正確”的詰難。那么既然如此,為何還有女德學堂的興盛發達呢?或者這只能說明,民眾所接受的邏輯思辨訓練依然有限,所以極易被極具煽動性的“女學教育”所說服。時至今日,太多人還會為那種“玄而又玄的宣教方式”著迷,而不習慣基于理性精神和方法論的思考判斷。
夫妻關系、家庭結構的脆弱化,讓一部分女性迫切尋找應對策略。恰好此時,女德學堂等用無比堅定的口吻,兜售了最便捷的解決方案。此類課堂的高明之處有二,一者提供了復雜問題簡單化的錯覺,暗示“逆來順受”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再者,給了女性群體一個自我麻痹的理由,讓其錯以為“服從是一種道德優勢”并可轉化為最終的勝利……一言以蔽之,扼殺女性的正常訴求,并通過自我的“心靈按摩”使之合理化,這正是女德學堂的核心。
女德學堂遍地開花,折射出某些現代女性,在家庭危機面前彷徨無助、無所適從的窘境。她們無法化解真實的威脅,所以轉而尋求女德等洗腦說教來自我催眠。就此意義而言,所謂女德學堂與復興國學全無關系,而只是一筆精明生意而已。女德的復辟,讓一些人賺得盆滿缽滿,卻讓另一些人越走越遠。
這些年,很多人一遇到問題,就從傳統文化失落上找原因,這也造就了無數招搖撞騙的“國學大師”、“算命大師”。傳統文化中既有精髓也有糟粕,可我們為何總是在取其糟粕、舍其精華呢?這恰恰說明了,我們對傳統文化已經缺乏基本的辨別能力、吸收能力。 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