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古稀老人出版《千家姓》 收集1800多個姓氏

2014/11/5 11:02:49 點擊數: 【字體:

  □記者 端子通訊員郝亞偉

  核心提示|中國的姓氏很多,從唐朝起就有人編寫《百家姓》,宋朝又有人對《百家姓》重新編寫,收集姓氏500多個。感嘆于中華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安陽市74歲老人桑榆迷上了收集姓氏,經過12年的整理收集,他編寫的《千家姓》日前出版,書中共包含單姓1792個,復姓68個。

  偶然結緣 喜歡收集姓氏

  74歲的桑榆老先生花白頭發,精神矍鑠,在并不寬敞的屋子里,他抱出一沓手寫稿和摘抄本,凌亂地攤在土炕上。這些資料如果疊在一起,足有一尺高。

  桑榆先生是一名退休干部,很喜歡看書、讀報,尤其熱愛古代文學。老人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機會,萌生了收集姓氏的想法。“當時我很喜歡看《今日說法》欄目,主持人撒貝寧的姓氏引起了我的注意。”桑榆告訴記者,他認為《百家姓》覆蓋面較窄,里面僅僅包含了中國人的部分姓氏,其中漢族人姓氏較多,而少數民族的姓氏很少。于是他就想在《百家姓》的基礎上收集更多姓氏,打造《百家姓》的升級版——《千家姓》。

  從那以后,每當在報紙雜志上發現罕見的姓氏,他就會記錄下來。“現用姓氏遠不止《百家姓》上的500多個。另外,他還托朋友打聽,看誰的親戚朋友有比較特殊的姓氏,然后記錄在他的《千家姓》里。我花了12年的時間,收集了1800多個姓氏。”桑榆說,

  執迷姓氏收集路途漫漫

  姓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姓氏代代相傳,可以說每一個姓氏背后都有一個有意思的故事。桑榆也希望自己收集的知識可以滿足人們對更多姓氏常識了解的需求。十多年來,他花費了大量時間查閱各種古籍和新老字典,凡是注釋條目里注明是姓氏的字他都一一摘錄下來,并且每收集一個新姓氏,他就會到書店、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考證其來源。

  在桑榆家,記者發現很多紙片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這些都是我在書店看書的時候摘抄下來的。”桑榆說,為了收集資料,前些年他幾乎每天泡在書店或者圖書館查閱資料,“圖書館內的書不能帶走,我就坐在圖書館抄,一抄就是一整天,根本顧不上吃飯。”然而,比起在圖書館抄書的日子,在書店做小抄的日子更令他難忘。“我經濟條件有限,不能每本書都買下,在圖書館查不到的資料就去書店找。

  一張一張的小紙片,上面寫滿了字,還有注音。給《千家姓》注音是桑榆的又一個決定。他說,很多不常見的姓氏,也是不常見的漢字,一般人不認得,所以他決定給《千家姓》注音。

  出版《千家姓》

  癡迷12年

  12年的日積月累,至今桑榆已收集到1800多個姓氏,整理排列后編成了一本《千家姓》。

  有意思的是,在排列姓氏的時候,桑榆沒有按照拼音順序,而是將《百家姓》中的四字組合,改成了七言組合。“你看這句‘庸賢奮斗焱攻獨,百姓擁隨共產黨’,我按照七律詩的結構,將姓氏組合在一起,體現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大繁榮的局面。”桑榆說,1800多個姓氏被編撰成句,同時體現著韻律美、形式美、整體美。

  今年8月底,桑榆拿到了中原農民出版社出版的《千家姓》,淡綠色的封面上“千家姓”三個字很顯眼,桑榆很激動,他向記者介紹,這本書包含了單姓1792個,復姓68個,全書30多萬字,內容分為“千家姓”和“姓氏簡釋”兩部分。

  一名普通的退休職工,自費印刷2000本《千家姓》,桑榆最大的心愿就是這本書能夠像《百家姓》一樣在全國推廣,成為家喻戶曉的讀本,他希望中華文化精髓不斷傳承。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4-11-05)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