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推動敖漢史前文化遺址保護——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成立側記

2015/8/27 10:41:30 點擊數: 【字體:

推動敖漢史前文化遺址保護——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成立側記
推動敖漢史前文化遺址保護——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成立側記

發掘出土的碳化粟黍
 
    本報記者  李佳霖  文/圖
 
    8月22日,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成立會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博物院、赤峰市文物局、遼寧師范大學等單位的相關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敖漢旗分布有4000多處古代遺址,史前文化璀璨輝煌,是小河西文化(距今8200多年)、興隆洼文化(距今8200年至7400年)、趙寶溝文化(距今7200年至6400年)、紅山文化(距今6700年至5000年)、夏家店下層文化(距今4200年至3400年)等的發掘命名地。現有的考古資料和研究結果證實,敖漢旗是中國北方旱作農業起源、中國玉文化起源、中國龍文化起源、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區域。尤其是2012年5月在興隆溝遺址發現的紅山文化整身陶人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被譽為“中華祖神”。
 
    “敖漢旗史前文化序列緊密銜接,脈絡清晰,沒有斷層,文化內涵豐富多樣。”在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看來,正是這樣厚重的文化積淀,使得深入研究挖掘敖漢史前文化、推動敖漢史前遺址保護工作非常必要,這也成為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成立的一大原因。
 
    “同時我們希望以此為依托,推動敖漢旗社會經濟的發展。”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敖漢史前考古研究基地主任劉國祥表示。
 
    這并不是一句口號式的虛言。2001年,考古隊在興隆溝遺址發現了呈人工栽培形態的碳化粟(谷子)黍(糜子),經北京大學和英國、加拿大的權威部門用C14檢測論證,其年代為距今8000多年,比歐洲地區發現的谷子早2700多年。因為這一考古發掘,2012年,以粟黍為代表的敖漢旱作農業系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3年又被農業部列入第一批中國農業文化遺產名單。據敖漢旗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敖漢旗建設了優質谷子生產基地80萬畝,認證有機小米產品3個、綠色小米產品2個,以小米為代表的敖漢雜糧的價格不斷攀升,市場預期樂觀。“現在小米的運營、推廣由內蒙古金溝、遠古農業等企業來運作,聘請當地農民種植,農民能從其中得到土地承包補償費以及工資等收入。”他說。
 
    新成立的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基地、內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院為學術支撐平臺,是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地方黨委政府領導,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人士組成的民間學術團體。其業務范圍為提出和協調研究課題,推進敖漢史前文化研究;舉辦學術研討會和其他形式的學術座談會;編輯出版研究敖漢史前文化的論著和普及讀物;舉辦以敖漢史前文化為主題的文物展覽,策劃、拍攝以敖漢史前文化為主題的紀錄片和宣傳片;為敖漢史前文化遺產的保護及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學術咨詢等。
 
    王巍表示,下一步,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將選擇敖漢最有代表性的遺址進行重點發掘,并推進興隆洼文化報告的出版,促進敖漢史前文化的研究。
 
    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敖漢旗委書記邱文博對目前全國各地文物在經濟建設中遭到破壞、很多館藏文物得不到展示深有感觸。他表示將會加大對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的資金、人力支持,推動敖漢旗境內文物的保護利用。敖漢史前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赤峰市文物局副局長陶建英也表示,赤峰市文物局將配合好敖漢旗委、旗政府的部署,為敖漢史前文物的研究、展示提供服務。
 
    同日,為了更好地展示敖漢紅山文化遺跡,內蒙古紅山文化博物院在敖漢旗揭牌。內蒙古紅山文化博物院的成立,使得敖漢旗成為我國東北地區五千年紅山古國的考古研究、教育和展示基地。
 
    內蒙古紅山文化博物院展廳面積700余平方米,展出文物125件(套),其中有國家一級文物30余件(套),二、三級文物50余件(套)。展陳采用最新的學術研究資料,并利用多媒體、文物沙盤、影像資料等展示手段,再現中華五千年文明,驗證敖漢旗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