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192項非遺線索傳承千年文化風韻

2015/12/2 10:59:36 點擊數: 【字體:

  數說非遺
 
  ◆全市發現“非遺”線索192項
 
  ◆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2項,即惠東漁歌、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
 
  ◆省級“非遺”保護名錄13項、市級“非遺”保護名錄54項
 
  葛洪因屠呦呦獲諾貝爾獎又火了一回。除了青蒿奧秘,葛洪還留給后世很多寶貝,羅浮山百草油便是其中之一。作為羅浮山一寶,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于2011年被列入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惠州“非遺”資源十分豐富,包括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口頭傳統、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美術、傳統工藝、傳統體育等,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經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發現線索192項。截至目前,擁有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2項,即惠東漁歌、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省級“非遺”保護名錄13項 (8項在申報省級,已通過公示期,等待省政府公布)、市級“非遺”保護名錄54項。
 
  據悉,我市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持續打好“非遺”保護戰,不讓“絕活”變“絕響”。
 
  家底
 
  現存“非遺”主要呈現四大形態
 
  中草藥制作技藝豐富多樣、疍民民俗和民間藝術異彩紛呈、民俗風情與習俗各具特色、體育武術遠播海外5000年的文明演進和發展,在惠州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惠州現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看,主要呈現四大形態。
 
  中草藥制作技藝豐富多樣。惠州境內的羅浮山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有1240多種中草藥,并以其歷史悠久的藥市聞名于世,東晉葛洪曾在這里寫下醫學名著《肘后備急方》。獨特的醫藥文化孕育環境,造就了惠州豐富的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葛洪內丹養生、羅浮山風濕膏制作技藝、羅浮山涼茶制作技藝等,至今在惠州有著普遍使用和發展,并影響整個嶺南地區和港澳臺地區。
 
  疍民民俗、民間藝術異彩紛呈。惠州地處沿海,內河縱橫,孕育了多彩的疍民民俗和民間藝術,有惠東漁歌、汝湖漁歌、鳳舞、鯉魚舞等。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惠東漁歌以其柔平舒臆的詠嘆性、強烈的廟堂音樂唱頌風格、種類繁多的調式成為淺海漁歌的突出代表,并為國內音樂創作提供了豐厚而珍貴的素材。
 
  民俗風情與習俗各具特色。惠州是嶺南多元文化的交融地,形成獨特的、地域特色鮮明的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九龍峰祖廟廟會、舞火狗、小金口麒麟舞、鳳舞、蘆洲南瓜節、惠陽沙坑葉氏祭祀習俗、虎頭花燈、元宵舞龍等。
 
  體育武術遠播海外。惠州自古是軍事重鎮,民風強悍,習武風氣甚濃,有較好的武德、武訓,有龍形拳、李家拳、莫家拳等傳統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這些巧奪天工的手工技藝,豐富多彩的表演藝術,千姿百態的傳統民俗,都是歷史留給惠州的珍貴財富,也是這座城市悄然珍藏在心底的寶貴記憶。
 
  保護
 
  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每年補貼6000元
 
  從2007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20多萬元專項資金支持“非遺”項目申報
 
  隨著時代的變遷,“非遺”賴以生存的文化環境急劇改變,許多傳統技藝漸漸失傳,許多有趣的民俗從人們生活中淡去……
 
  “‘非遺’保護工作有時無從下手。”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袁學歡說,比如惠城區汝湖鎮的繩結藝術,一條繩子可編成鳳凰、蚱蜢等,栩栩如生,十分漂亮,但調查后發現會這種傳統手工藝的人基本沒有了。
 
  如何讓“非遺”“絕活”不變成“絕響”?
 
  2005年,國務院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在我市,一場轟轟烈烈的“非遺”保護戰打響。培訓工作人員,開展“非遺”普查,登記重要藝人和傳承人;給予資金補助,制訂保護計劃;針對“非遺”傳承人年事已高的現狀,對技藝進行搶救性記錄,用錄像、錄音、拍照、筆錄等留下寶貴資料;開展傳承人帶徒學藝活動,讓“非遺”后繼有人……
 
  “從2007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20多萬元專項資金支持‘非遺’項目申報。此外,我市還給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每年6000元補助。”袁學歡說,2013年,我市6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今年,我市8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公示名單。
 
  作為一種文化形態,“非遺”只有得到開發利用,只有融入當代人的生活,它才是“活”的,才能得到更好保護和傳承。
 
  相關鏈接
 
  2項國家級“非遺”
 
  ●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
 
  您將可親手用古法制百草油
 
  2011年,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審專家認為,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能入選“國家非遺名錄”,在于其繼承了數千年中醫藥理論及道家養生文化,同時代表著南藥中藥制劑的高品質。
 
  在宋朝,廣東便有珠、香、花、藥四大市場,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記述:“粵東有四市,一日藥市,在羅浮山沖虛觀左,亦日洞天藥市。羅浮故多靈藥。”“洞天藥市”給惠州留下了豐富的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葛洪內丹養生、羅浮山風濕膏制作技藝、羅浮山涼茶制作技藝等。
 
  上個世紀70年代初,廣東羅浮山國藥前身—— 廣東羅浮山藥業有限公司在保留原傳統處方、工藝、包裝特色的基礎上,精選羅浮山地產的上百種中草藥,配之以多種芳香植物油,遵循古法,用現代技術制成今天的羅浮山百草油。
 
  記者從市非遺保護中心了解到,廣東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公司將在其公司內建設一個集展示和體驗于一身的百草非遺展覽館。屆時,將打造羅浮山百草油古法制作手工生產線,展示古法制作百草油全過程。除了了解觀看外,市民也可親手體驗用古法制作百草油。目前,該展覽館主體建筑已完工,展館內部設計正在進行中。
 
  ●惠東漁歌
 
  成立惠東漁歌業余學校
 
  惠東漁歌是中國漁歌中頗具特色的一種民間音樂,屬粵東漁歌中的淺海漁歌類,于南宋時期隨惠東漁民的先祖從福建沿海一帶傳入,流行于惠東縣沿海各地,當地人稱它為“后船歌”。
 
  據有關資料記載,惠東漁歌品種繁多,目前采集到的有29種,其中主要有“妹子調”、“哦哦香調”、“噯噯調”等。它與其他民歌有很大區別,主要特征是它只限于漁民們在船上演唱,有獨唱、齊唱、答歌等形式,旋律具有濃厚的地方戲曲音樂和廟堂音樂韻味。
 
  2008年,惠東漁歌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更好地保護惠東漁歌,讓其活態傳承,惠東漁歌保護單位惠東縣文化館成立了惠東漁歌業余學校,在惠東縣沿海漁區各中小學校、文化站設立分教點,定期舉辦培訓活動,培養新生力量,傳承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惠州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