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西水坡龍虎圖:墓主生前是戰神?

2016/6/21 10:47:54 點擊數: 【字體:

  
西水坡龍虎圖:墓主生前是戰神?

墓主身邊用蚌殼擺出龍虎圖案
 
  史前遺珍
 
  許永杰
 
  1977年考入吉林大學考古專業。先后在甘肅省博物館、吉林大學考古學系、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工作。現為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南中國海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
 
  1988年是20世紀的最后一個龍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發現了一座距今六千年前的大墓,墓主身邊用蚌殼擺出龍虎圖案。
 
  該大墓為豎穴土坑,墓底平坦,周壁規整。墓室的東、西、北三面各有一個小龕。墓內埋葬4人。中部墓主為老年男性,身長1.79米,仰身直肢,頭南足北,位于墓室的正中。另外3人,年齡較小,分別位于墓室東、西、北三面小龕內。東面龕內的人骨,頭向南,仰身直肢,骨架保存不好,性別未經鑒定。西面龕內的人骨身長1.15米,頭向西南,仰身直肢,兩手壓在骨盆下,為12歲左右的女性,頭部有刀砍的痕跡,為非正常死亡。北面龕內的人骨身長1.65米,頭朝東南,仰身直肢,兩手壓在骨盆下,為16歲左右男性。老年墓主的左右兩側,用蚌殼精心擺塑龍虎圖案。蚌殼龍擺于墓主右側,頭朝北,背朝西,身長1.78米、高0.67米。龍首高昂,曲頸弓身,長尾拖地,前爪扒、后爪蹬,狀似騰飛。蚌殼虎擺于墓主左側,頭朝北、背朝東,身長1.39米、高0.63米。虎頭微低,圜目圓睜,張口露齒,虎尾下垂,四肢交遞,形似下山之猛虎。墓主北部腳下平行擺放兩根人脛骨,緊鄰脛骨還有一堆擺放成三角形的蚌塑。
 
  西水坡龍虎圖大墓的發現,在中國考古學、歷史學、天文學、藝術史、宗教學、神話學等領域都引發了極大的震動,一時間相關文章大量涌現,對其寓意進行推測,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從考古學角度研究的學者認為,龍為天上神物,虎是地上百獸之王,大墓主人仰臥在兩者的中間,他生前既管天又管地,是一位集政權、軍權、神權于一身的德高望重的部落酋長;也有學者結合本遺址的其他發現認為,該大墓具有“王陵”的氣勢。
 
  從古史傳說角度研究的學者認為:根據先秦文獻的記載,濮陽為“帝丘”所在,“帝丘”為古帝顓頊所居,顓頊“絕地天通”、“乘龍游四海”。因此,顓頊應是濮陽西坡大墓的墓主;也有學者認為,老年墓主身高體壯,乘龍騎虎,應為戰神蚩尤。
 
  從宗教學角度研究的學者認為:結合東晉葛洪《抱樸子》關于乘蹻法術的記載,“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日龍蹻,二日虎蹻,三日鹿盧蹻”,濮陽大墓的墓主是個史前社會中的原始道士或巫師,用蚌殼擺塑龍、虎、鹿圖案,表現的是他能召喚使用三蹻,三蹻可助他上天入地。有的學者還進一步認為,大墓主人雖然是巫師,但還不是權貴人物,只是一般的巫師,雖然具備較高的作法能力,但只是為氏族從事基本的巫術活動;還有學者認為,老年墓主是部落的巫覡,唱歌跳舞、乘龍騎虎是為死者送魂。
 
  從事神話學研究的學者認為,根據《史記·封禪書》的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之陽。鼎成,有龍垂胡髯下迎。帝騎龍升天。群臣后宮從者七十余人。小臣不得上,悉持龍髯。”老年墓主身旁以蚌塑龍虎,是黃帝乘龍升天神話的原始,到了戰國時期和漢代,乘龍升天的母題多見于帛畫和畫像石、畫像磚。
 
  其他戰國時代的騎龍帛畫,多有頭挽高髻,身著深衣,腰佩長劍,凜凜然騎龍升天的形象。這些文物的出土,使“騎龍升天”這一神話母題的流行時間大大提前了一步。
 
  從事天文考古的學者認為:蚌塑的龍位于墓主東側,虎位于墓主西側,布列方位與東西二宮一致;墓主北側的蚌塑三角形圖案和橫置的兩根人脛骨,無疑是北斗的圖像。墓主的葬臥為頭南足北,墓穴平面南圓北方,象征天圓地方。“天圓地方”恰是中國古代的蓋天說宇宙觀——天像一個半球形的大罩子,扣在方形平坦的大地上。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