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呈祥
適逢學習、領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新近提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一關鍵時刻,上海昆劇團進京完整演出了“臨川四夢”,以隆重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深以為這確為增強我們從文化自信到戲曲自信的明智之舉。
中華戲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文化自信當然涵蓋著戲曲自信。自信中華戲曲傳承著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價值取向、人格操守、道德追求,自信中華戲曲集中彰顯了中華民族以虛代實、營造意象、追求意境的美學精神和審美風范,自信繼承弘揚中華戲曲乃是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自信中華戲曲具有與時俱進的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與當代文化相適應的永恒生命力……所有這些對戲曲的自信,都以獨特的方式滲透到中華民族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方方面面,都更廣泛地深入到中華民族當代戲曲文化精神生活之中,都更深厚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
“臨川四夢”的整體演出,讓當代觀眾深切感受到:與西方盡人皆知的400年前逝世的著名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同時期,中華戲曲也有與之比美的屬于全人類的戲曲大師湯顯祖。湯氏博學多才,詩詞文賦皆為一流,尤以戲曲“臨川四夢”彪炳史冊,傳之后世。《牡丹亭》、《紫釵記》謳歌純潔忠貞的至愛至情,《邯鄲記》、《南柯夢記》鞭撻封建制度的官場黑暗、貪污腐化。這“四夢”堪稱人類戲劇史上有思想的藝術與有藝術的思想和諧統一的傳世經典,其間流淌著湯氏深刻而獨到的人生感悟、處世哲學、悲憫情懷和人文精神。而陣容整齊、實力不凡的上海昆劇團三代昆曲藝術家的聯袂合演,不僅顯示了昆曲藝術薪火相傳,而且為文藝界提供了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新鮮經驗——如何敬畏和珍視經典;如何堅定地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真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如何自覺地樹立并踐行包含戲曲自信、文藝自信在內的文化自信,以堅定地開創一條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文藝發展道路。這些經驗,彌足珍貴。
(作者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