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省市地區政府,陸續開始對工業遺產進行調查和保護。如上海市政府為了保護和利用上海市近代優秀歷史建筑而制定的《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筑保護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是對許多在中國城市發展史和近代建筑史上有一定地位和有代表性的著名建筑進行保護。又如南京則將相關地區的工業遺產編入《工業遺產調查名錄》,進入名錄的工業遺產的部分城區,在保留原先遺存狀態下進行改造與利用,相繼被開發成城市的產業園區。陜西省政府專門立項在全省范圍內做了工業遺存調查,為進一步保護工業遺存奠定了基礎。
通過參與地方工業遺存實地調查、走訪,發現地方工業遺存保存現狀令人堪憂,一些有代表性的工業遺存隨著城市發展,企業擴張或企業停止運營等因素快速消失,工業遺產保護工作十分迫切。面對一些正在或將要消失的工業遺產現狀,根據地方工業遺產實地調查,發現地方工業遺產保護有以下幾個問題需加以解決:
一是,對工業遺產保護認識有待提高。在調查走訪中,發現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工作人員對工業遺產保護的認識不足是地方普遍存在的問題。工業遺產從認識上仍沒有獲得與其他文化遺產同等的待遇。若不能將工業遺產保護認識提高,再好的保護措施、辦法其實施效果是會打折扣的。所以,解決地方各級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對待工業遺產的認識,是保護的前提條件。
二是,地方缺乏工業遺產認定的標準。缺乏地方性工業遺產保護標準或規范已成為該遺產保護的核心問題。只有明晰了相關的保護范疇,并對工業遺產進行價值認定有具體的標準,才具有操作性,才能夠對工業遺產進行有效地保護。同時,工業遺產的保護范疇、標準等需要與地方建設和發展規劃統籌協調,保護才會得以持續。
三是,一些地方沒有明確工業遺產保護責任單位。作者參與了陜西省工業遺產調查,調查是由省文物局、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幾個部門聯合進行的。調查可以聯合開展,現有工業遺存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管轄權可以分割,但是具體的保護責任不可分散于多個部門,否則,一旦出現保護問題具體保護責任不能確定,保護的力度、效率會出現問題。地方工業遺產保護需要明確具體單位的責任,只有責任明確,保護才會落到實處。
四是,缺乏工業遺產保護資金投入。資金問題是調查走訪中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工業遺產若缺乏保護資金和相應保護措施,保護就無從談起。除了相關單位保護意識需要提高,法規制度還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工業遺產保護的關鍵是落實保護的資金。在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和相關機構撥款進行有效保護的特殊階段,可以考慮在有約束和有效監督的前提下,引入和利用民間甚至國際資本,現實工業遺產保護資金多元化。促進社會各界對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的參與積極性,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互動的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的良性格局與機制。
只有提高了認識,制定了具體的保護標準,落實了保護具體責任,并多元化解決資金投入,地方工業遺產保護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責可問,保護才會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