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暴雨來襲,文物工作者全力應對

2016/7/29 9:35:24 點擊數: 【字體:

    本報記者集體采寫

    6月下旬以來,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江蘇、福建等省市,以及北京、河北、河南等地受強降雨影響,發生嚴重的洪澇、風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各地的文保建筑、歷史遺跡、博物館等是否平安,牽動著不少人的心。

    “暴雨有危險,文物安全更重要。”災情發生后,國家文物局發出《關于做好汛期文物搶救保護工作的緊急通知》,并下撥搶救保護專項資金395萬元,各地文物工作者也行走在搶險一線,力保文物安全。

    安徽:冒雨堅守,消除隱患

    早在6月21日,安徽省文物局就下發《關于加強汛期文物安全的緊急通知》,要求各文博單位早謀劃、早準備、早行動,提高防汛減災能力。

    在蕪湖市,防汛搶險的每項工作都確定專人負責。南陵縣文物管理所在對全縣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安全排查后,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古建筑進行了必要加固,轉移了地勢較低的文物,對體大量重的文物采取墊高措施。7月2日,繁昌窯工作站因其東側上方水塘有漫坡的危險,晚8時,文物局全體同志冒雨趕到現場搶險,疏通溝渠、修筑子埂,順利消除隱患。無為縣新四軍七師司令部舊址的文物保護員李先昌自7月2日起每天堅守舊址,數次冒雨疏通院內下水管道,嚴防積水。

    因洪澇來勢兇猛,在六安、宣城、安慶等地,一些文物保護單位屬木質結構,雨水頻繁造成建筑腐爛、梁架倒塌;一些文保單位身處山區,受山洪、滑坡等災害沖擊,造成文物本體及附屬建筑不同程度的損毀。如國保單位鳳凰山銅礦金牛洞古采礦遺址,因洪水漫溢,所在礦坑周邊出現多處坍塌,遺址內水位上漲,經緊急抽水,汛情已趨穩定,文物部門正進一步了解各地情況,制定文物修復辦法。

    湖北:開啟文物修繕綠色通道

    截至7月25日,大雨導致湖北2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保集中連片傳統村落、31家博物館及眾多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受損。恩施、黃岡等地文物受災情況尤其嚴重。

    災情面前,湖北文物部門緊急開展搶救保護工作,重點對博物館展廳及文物庫房,古建筑類國保、省保單位的文物本體、內外排水系統及周邊安全隱患等進行排查。對因災已發生損壞的,啟動搶救保護模式,做好搶險加固和文物安全監測。湖北省古建筑保護中心專業技術人員分兩組赴受災嚴重的黃岡地區進行險情排查、搶險指導工作。

    目前,湖北省文物局已展開受災文物修繕等工程的申報、實施工作,開啟綠色通道,對已批復立項,尚在編制技術方案的加快方案編制、報批進度。對以前未實施過維修的保護單位簡化審批程序,直接組織編制搶救保護工程方案。另外,湖北省文物局統籌安排,對受災最嚴重的縣市區安排一定的文物搶險保護專項經費,會同國家文物局下撥的70萬元搶險經費,盡快撥付到位,為搶險救災提供堅實的保障。

    湖南:受損情況基本可控

    進入汛期以來,湖南省大部分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并引發地質災害,目前,湖南已發現101處文物保護單位(119個文物點)不同程度受損,受損情況基本在可控范圍內。

    受洪水浸泡、山體滑坡的影響,湖南19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出現局部墻體坍塌、文物本體內展陳設施設備損毀等情況。其中,損失嚴重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里耶古鎮,河水漫堤并導致河堤決口,里耶古城遺址、里耶麥茶戰國墓群和里耶秦簡博物館等多個單位受損。另外,湖南省級文保單位已發現52處明顯受損情況,出現屋面坍塌、墻體垮塌、瓦件破損、木質構件糟朽等現象。其中,永州市江永縣文峰塔受雷擊損毀半邊,隨后又因暴雨襲擊出現部分坍塌。此外,紅四軍普樂活動舊址群、石門文廟、安化風雨橋等29處省級文保單位也受損嚴重。

    目前,湖南省文物局已要求各文物部門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防范應急措施,加強文物安全防范、險情排查和搶救保護工作。“針對受損文物,我們積極指導地方文物部門及時采取臨時加固支護、圍擋遮蓋、排水防滲等搶救性保護措施,控制險情的發展。對需要實施本體維修、安全防護和基礎設施提升的單位,按程序啟動相應修繕工作。”湖南省文物局文物處處長熊建華表示。

    福建:社會出資修復宏琳厝

    7月9日,臺風“尼伯特”登陸福建,給當地文物設施造成重創,全省39處縣(市)級以上文保單位遭受損壞。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奇和洞遺址5處考古發掘探坑全部被淹沒,泥石流封堵了礦洞,部分設備損壞。針對災情,漳平市文物局組織人員及時疏通遺址周邊河道溝渠3處,鏟除淤泥、泥石約300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海衛城址的城墻墻基出現下沉、墻體傾斜。目前,傾斜的墻體已用木頭支撐,以防險情擴大。

    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受損最嚴重的是福州市閩清縣宏琳厝。宏琳厝以夯土墻承重,墻體長時間浸泡造成大面積土墻倒塌瓦解,部分角樓出現裂縫、松散,隨時有倒塌危險。目前,工作人員對尚未倒塌的墻體進行了遮蓋,對傾斜土墻采取了支撐保護,對不穩固的木構采取架、撐、頂等措施,減少安全隱患。

    災情也牽動了社會各界的心。7月24日,宏琳厝修復工作會議召開,福建本土民營企業泰禾集團決定出資修復宏琳厝。宏琳厝修復工作小組委托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制定詳細的修繕保護方案,由具有古建修復資質的施工企業承擔重任,力求按照古建筑原樣全面修復,讓古民居重放光彩。

    北京:汲取教訓,提早預防

    4年前的7月21日,一場暴雨肆虐京城,奪走70多人的生命。今年7月19日凌晨至20日夜間,北京大雨傾盆,暴雨連續下了55個小時。有了上次教訓,北京各級文物部門提早應對,全市文物未出現重大突發險情及安全事故。

    7月19日,大雨持續一天未停。大覺寺管理處主任姬脈利一整晚都堅守在崗,準備應對可能的險情。7月20日,大覺寺地面雨水已呈飽和狀態,雨勢不減反增。“汲取‘7·21’的教訓,大覺寺在院墻外修建了排水溝,防止了山上的雨水沖垮院墻。加之6月中旬以來,大覺寺就成立了防汛應急分隊,將防汛器材進行了清點、購置、維修保養,統一集中在中控室,對寺內的排水系統做到天天檢查、天天疏通。”姬脈利介紹。

    為打贏這場文保攻堅戰,7月20日一早,北京市文物局局長舒小峰冒雨帶隊赴居庸關長城查看險情,指導督促文物排險工作。同時,北京市文物局領導兵分三路,趕赴重點文保單位和博物館檢查防汛安全工作。“這次文物險情控制得比較好的原因,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視。汛期到來前,各單位提前做好了準備。二是人防物防到位。如大葆臺西漢墓遺址在‘7·21’時是重災區,這次提前準備了沙袋、水泵等物資,暴雨期間,所有人員都在崗。三是應急處置及時到位。個別文保單位院墻出現險情,立即采取加固措施,避免嚴重安全事故發生。”北京市文物局文物監察執法隊隊長趙建明總結。

    (執筆:李雪,參與采寫:郜磊、王永娟、張玲、黃國勇)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