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隋煬帝蕭后冠修復新發現 銅釵內藏著千年前棉花

2016/8/12 8:51:27 點擊數: 【字體:

隋煬帝蕭后冠修復新發現 銅釵內藏著千年前棉花

即將修復完畢的蕭后冠
 
隋煬帝蕭后冠修復新發現 銅釵內藏著千年前棉花
 
銅釵內發現了距今1300多年的棉花

隋煬帝蕭后冠修復新發現 銅釵內藏著千年前棉花
 
X光顯示蕭后冠銅釵內還有木銷
 
 
  2013年,隋煬帝墓與蕭后墓在揚州西湖曹莊被發現,引起全國轟動,兩座墓葬中共清理出蕭后冠等珍貴文物400余件套。當時蕭后冠仍在修復中,蕭后冠僅用展板介紹的方式替代。
 
  目前蕭后冠的修復工作進入尾聲,仿制版的蕭后冠也即將完工,有望于9月15日前后在揚州博物館展出。
 
  出土
 
  蕭后冠飾件嚴重劣化,清理困難
 
  隋煬帝墓和蕭后墓一共清理出墓志、玉器、銅器、陶器、漆器等珍貴文物400余件套,其中隋煬帝墓志、蹀躞金玉帶、鎏金銅鋪首、玉璋以及編鐘編磬等文物非常罕見。蕭后冠的出土同樣引人關注。
 
  據專家介紹,由于墓葬填土的機械性擠壓,冠飾出土時已經傾斜、坍塌,進而造成變形、移位。不僅如此,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介紹,“由于揚州的酸性土壤并不適合金屬質文物的保存,蕭后冠的所有飾件幾乎都嚴重劣化而變得脆弱,保存狀況極差。”
 
  蕭后冠飾出土時,絲織品部分已腐爛。后冠上的所有花柄殘斷,絕大多數花托破碎,所有花蕊嚴重風化,額托、博鬢及表面裝飾材料均遭嚴重腐蝕和粉化,而且一些飾件間有粘連現象,給實驗室清理與出土文物保護帶來極大困難。
 
  修復
 
  構件之復雜、工藝之精美遠超想象
 
  蕭后冠的保護修復難度很大,揚州文物部門特意委托給陜西專家來做。蕭后冠保護項目始于2014年5月,蕭后冠實驗室考古清理于2014年11月啟動。蕭后冠修復工作目前已經進入尾聲。
 
  此前專家通過X光片探測,蕭后冠飾輪廓清晰顯現。專家還在冠飾上發現了4件金屬材質的發釵,這些發現都為三維模擬復原奠定了基礎。
 
  束家平介紹,目前已經從蕭后冠中出土大小銅釵12件、銅香爐1個、銅燈1個、額托1個、博鬢2個、花朵若干以及其他殘片,飾件有水滴形、荷花形等多種造型。銅釵、額托、博鬢、花朵等蕭后冠實驗室考古清理出來的文物,應該是冠的構件。研究表明,蕭后冠的制作工藝包括錘揲、掐絲、鑲嵌、珠化、鎏金、拋光、鏨刻等,構件復雜程度、工藝精美程度遠超想象。
 
  發現
 
  銅釵中發現棉花,系南方首次出土
 
  2013年,在蕭后的墓室中清理出8件釵。蕭后冠被送至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進行實驗室考古清理后,又發現4件釵,這與史書關于隋代皇后佩戴12件釵的記載相吻合。
 
  后發現的4件釵,釵首和釵腳中空,透過X光可以看到兩部分通過兩根管狀物連接。經提取分析,它應該為木銷。為了讓釵首和釵腳插得更加嚴密,當時的工匠在木銷上包裹了棉花。“銅釵斷裂處露出疑似棉花的填充物,經顯微鏡觀察及紅外光譜分析即是棉花。”束家平介紹,此前新疆發現的漢代、隋唐等墓葬中,也曾發現過棉花,“蕭后冠飾內發現棉花,系南方地區的隋唐墓葬中第一次發現棉花。”
 
  文物工作者用鑷子將這些棉花輕輕向外拉拽,還略感吃力。棉花和木銷為何能保存1300多年呢?束家平分析,這也與銅釵密封的嚴密性有關。
 
  對于棉花的品種和產地,束家平說,因出土的棉花太少,這項工作并不好開展。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