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評:文化鄉土課是教學向"學生本位"回歸的嘗試

2012/11/9 10:10:09 點擊數: 【字體:

 
    貪玩的孩子似乎不是好學生,可到了南京弘光中學,“慣例”被打破——今年10月,南京弘光中學開了門新課程——鄉土文化課,學生們1年至少要玩20個景點,否則有掛科的危險。

    鄉土文化課,的確開人眼界。“玩”成了課程內容,無疑是對教學的形式拓展。盡管,引導學生游覽本土景點,未必就能承載起“文化尋訪”的厚重,可都說“紙上得來終覺淺”,鼓勵學生走出書齋,偏重實踐,本就頗有趣味性。寓教于玩,勞逸結合,合乎教育規律。只不過,在注重單線化的知識灌輸的教育模式下,玩與學總被視作對立面,玩也成了教育中的缺角。“填鴨”式教學,給孩子戴上了沉重的枷鎖,也扼殺著他們的天性,讓其獨立性、創造力過早地枯萎。

    在此情境下,將孩子從“應試重擔”中解放出來,放飛他們的想象翅膀,成了教育回歸“學生本位”的必然訴求。較之于寒窗苦讀,倡導學生博覽名勝,增長見識,既能給單薄的課堂教學解乏,又能熏陶孩子性靈。正因如此,鄉土文化課頗受推崇,被認為是在“沉悶的教學湖面注入一汪活水”。

    據該校老師介紹,這門課程的開設,有助于學生擺脫網癮、課外班等的束縛,教給學生更健康的休閑生活方式。雖說其效果如何,尚待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化鄉土課是激活孩子靈性的契機。舍此之外,將孩子的視野從充斥說教的課本,引向“鄉土”,也能于潛移默化中,涵養他們的故土認同感。通過親身游歷、悉心感受,他們的腦海中,才能倒影著山河壯美、風景宜人,才能生出親切感來。

    “愛故鄉,就是愛腳下的土地,就是愛飲食風俗、儀式中包裹的文化風味”,而讓孩子多些實地認知,他們也會燃起對家鄉更真切的濃郁眷念,而非脫離情感體驗的虛構。尤其是跟家人出游,更是溫情充溢。當然,一門課之于“教育糾偏”“增進親情”“培育故鄉歸屬感”,也許作用有限。可哪怕是厘米推進,也是好事。教育改革,就該在“勇于嘗試”和“漸進”中前行,在細節突破中推進。

    就鄉土文化課而言,玩學一體,不會激起學生太多的逆反心理。“1年至少20個景點”,以指標化的方式倒逼落實,或有意志裹挾之嫌;“掛科風險”,或讓孩子為了成績而敷衍……看起來,這可能給學生加重負擔。然而,課程要求內的必游景點,多是免費;而提倡乏力,靠“與成績掛鉤”來提效,也是無奈之舉。在現行條件下,想讓“玩課”完全擺脫功利化,與成績考核脫鉤,有些苛刻。

    文化鄉土課,是寓教于玩的教育探路,也是教學向“學生本位”回歸的可行法子。至于它的“工具化屬性”,不必苛責——起而行之,總好過固守“玩學對立”的舊思維。(原標題:評:文化鄉土課是教學向"學生本位"回歸的嘗試)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華西都市報(2012-11-09)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