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評論:筷子消失是中國文化之恥

2013/3/28 19:56:54 點擊數: 【字體:

評論:筷子消失是中國文化之恥

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我在新加坡長大,在中國生活了7年。不過,我從未學會熟練地使用筷子,做不到把筷子當成手指的自然延伸。我拿筷子夾菜時,食物總是往下掉,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是滑的還是粘的。

  通常,握筷子時兩根筷子是平行的,靈巧地捏住末端夾菜。我卻不這樣,筷子交叉,握住差不多中央的位置,這樣才能使得上力。有人對我說,這樣“X”形握法相當于是詛咒同桌的其他食客。當然,我可沒有這種意思。另外,我也是左撇子(又是一宗古代中國要不得的習慣),我簡直就是無可救藥了。

  即便如此,當我聽說,一名中國人大代表提出,為保護環境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并且考慮其他用餐器具時,我仍然感到不太舒服。

  國有木材公司吉林森工集團董事長柏廣新說,中國每年生產約800億雙一次性筷子,相當于用掉2000萬棵生長了20年的大樹——這對中國的森林是一項不可持續的負擔。

  他表示:“為解決一次性筷子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改變大家的飲食習慣,鼓勵人們出外自帶餐具。此外,應逐漸開發替代產品。”

  具體所指不清楚,能多快實現也成問題——近年來,出現過幾次試圖阻止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運動,但無果而終——可是,在中國如果用刀叉代替筷子,顯然是不可想象的。

  在中國,筷子就像茶葉、米飯或面條一樣,與日常生活和文化分不開。我住在北京或出差時,很少使用刀叉,反正在小餐館肯定是沒有的。通常這種店里供應最好吃的餃子、面條和家常菜如西紅柿炒雞蛋、香辣土豆絲和紅燒肉。

  有關筷子的起源說法很多,有些已成為中國數千年歷史的一部分。許多說法都是圍繞實際需要,比如從火里夾肉、便捷、做筷子的材料方便易得。

  還有不少與筷子有關的迷信說法,比如筷子掉地上表示倒霉、千萬不能把筷子直插在米飯里,因為這像在祭壇上插香;如果用一長一短的筷子,代表你會趕不上車。此外還有一長串筷子禁忌:不要用筷子指著別人;不要用筷子戳食物;不要用筷子敲碗,只有乞丐才那樣做。

  小時候,父母和我都習慣用刀叉,筷子在我家不太常用。在常去的西餐館,我們就用刀叉切割肉類和蔬菜。新加坡人也喜歡吃面食,但都是把面條繞在叉尖,忽地一下吃進肚子,這是意大利式的。即便在享用我喜歡吃的奶奶烹制的菜肴,如蒸魚、豆豉燒雞翅、腌蘿卜炒肉絲,我也是直接在盤子里吃,然后用叉子把食物弄到一個調羹里。而奶奶卻是用傳統的中國方式,端著碗用筷子把米飯扒到嘴里。

  我在中國生活一陣子后,才更好地了解筷子如何成為中國特色的一部分。如果筷子消失了,那真是一個恥辱。據說,仁慈的哲學家孔子反對吃飯用刀子,因為那是殺人的工具,不具有跟筷子一樣的豐富傳統和典雅。

  連我這十字交叉捏筷子的人,也知道這一點。博主 Audra Ang 譯者 黃義務 (原標題:評論:筷子消失是中國文化之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青年參考(2013-03-2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