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保護世界遺產登封倡議書》在“傳承世界遺產 建設美麗中國”研討會上得到了世界遺產管理機構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的全票通過。這意味著我省保護世界遺產的責任更加重大。
此次研討會由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主辦,世界遺產管理機構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140人齊聚一堂,共商世界遺產保護與傳承大計。與會專家學者不僅交流了申遺成功以后繼續做好世界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的經驗,還特別就如何正確處理保護世界遺產與旅游熱的關系、構建世界遺產預警監測體系、提升世界遺產科學管理水平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并一致認為,倡議書中倡導的全社會進一步做好世界遺產的科學保護,保護文化生態與自然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等是每位公民的義務和責任。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的學術報告中指出,世界遺產保護工作中要特別重視遺產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要將遺產的歷史信息最大程度地保留下來。我們要從文物建筑修繕與環境綜合整治開始,建設強大的學術研究和文物科技保護平臺,并積極適應新的媒體傳播方式,采取新舉措保護、宣傳我們的世界遺產。當前,我國世界遺產工作已經由數量的擴張向質量的提升轉變,世界遺產組織對中國遺產工作的期望越來越高,我們必須加強世界遺產的管理工作。
與會專家認為,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了新疆天山和紅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而使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名列世界第二,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這表明國際社會對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及其保護工作表示肯定,也意味著我國保護世界遺產的責任更加重大。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卞晉平表示,世界遺產作為大自然和人類社會歷史文化的精華,是自然演化的結晶和人類文明的碩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景觀和精神家園。我們要以對大自然和先人的感恩和崇敬之情,用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指導世界遺產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愿景。 (原標題:讓世界遺產為美麗中國增色——“傳承世界遺產 建設美麗中國”研討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