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宛東古鎮賒店的大街小巷,只要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俯拾皆是的老房子、老街道、老景致。明清兩代遺留下來的精美建筑群落,畫梁雕柱,古香古色,流光溢彩,樸拙典雅。流連漫步在古意濃濃的街道,一不留神腳下就碰到了明代的遺留,撞著了大清的制造,仿佛時光發生了倒流,讓人穿過時空,進入了明清時代。
朝暉夕陽之間,古鎮歷經千年滄桑,至今仍能顯示出昔日的輝煌和厚重。在清代一條街上,散落著古韻悠悠的廣盛鏢局、劉秀酒館、蔚盛長票號,尤其山陜會館的恢宏壯觀,富麗堂皇,將明清的建筑風格渲染得登峰造極,不經意間,讓你神思邈遠,生發思古之幽情,由衷地感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與匠心獨運。明清時期,浩浩湯湯的河水中百舸爭流,千船進發,連同北方的一支支駝馬隊,成就了世界黃金貿易通道“萬里茶道”中轉站。如今,依舊寬闊的古航道和古碼頭的景象,讓人敬畏膜拜。當時商會制定的商業傳統道德規范《同行商賈公議戥秤定規概碑》、《公議雜貨行規碑》、《過載行差務碑》三塊碑文光耀古今。古鎮后人賡續綿延,傳承發揚,至今“誠信為本”仍然煥發著習習金光。
古鎮的人們,更注重從古房舍,老景致,舊物件中品味古韻,從古韻中陶冶性情,無論外界如何浮躁和喧囂,人們都能在古鎮濃厚文化底蘊里詩意的棲居。走在古鎮的大街小巷,感覺就是和一位滿腹經綸的智者交談,他能將你引入幽深厚重的歷史長廊,和你一起傾聽悠悠歲月的風雨回聲。難怪俄國作家果戈里說“當歌聲和傳說都已經緘默的時候,只有建筑還在說話”。你可以擇一閑暇,來到古鎮步入南瓷器街“大升玉”茶莊,伴隨著悠悠琴音,裊裊茗香,只需半天的時間,就會讓你浮躁不安的心沉靜歸零。然后移步到附近的古玩收藏店里,親手觸摸上至荒古,下至民國的陶器、玉器、瓷器等物件,穿越時光隧道與古人對話,不失為一種消遣和休閑。也可能,當你徜徉在街上和古鎮人攀談熟絡后,他們會突然跑回家里,捧出一件明清瓷器或一把民國紫砂壺來,讓你盡情欣賞把玩,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獲。如果有眼力可能會撿個“漏”,意外得到一件傳家之寶。若有興趣,走到南瓷器街,邁進百年老字號“廣和客棧”,在輕緩悠雅的古樂聲中,一邊品嘗著賒店老酒,一邊觀賞著已有四百多年樹齡的凌霄樹的芳容,以及已生存了四百年的古槐的天姿,可謂大飽眼福,不虛此行。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時,賒店古鎮的大街小巷燈火輝煌。街道兩旁古樸的房檐上高高掛起了串串紅燈籠,這如影如幻的夜景,烘托出悠悠的古韻,讓人心醉神迷,不知今夕何夕,忘卻了歸路。
作者:魏春明 (作者系社旗縣移民局黨組書記、南陽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