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平頂山

尋覓屈原在鷹城的游蹤

2013/11/5 9:45:44 點擊數: 【字體:

尋覓屈原在鷹城的游蹤
屈原畫像(資料圖片)


    在魯山縣張官營鎮西北數里有前城、后城、紫金城三個村子。這里夏商為(音chou,編者注)姓侯國,入周稱邑。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封畛于汝”,拓展疆土于“方城之外”,邑成為楚國方城之外的重鎮。公元前541年,楚公子圍(后即位為楚靈王)以進攻鄭國為名,“使太宰伯州犁城”,此后邑也名城。秦漢于此置縣,屬南陽郡,魏晉仍之,直到隋朝統一南北,仍有“城”縣名在使用。城有一座屈原廟,是人為紀念屈原曾游歷寓居此地而興建的。

    屈原約于公元前340年(楚宣王三十年)出生在楚國貴族屈氏之家,生活于楚成王、楚懷王、楚頃襄王在位時期。這個時期楚國正由強盛走向衰落,內憂外患應接不暇。“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的屈原二十多歲就被任命為楚國宮廷左徒之職,“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很得抱有振興楚國之志的楚懷王信任,“使屈原造為憲令”。在內部,屈原懷著“竭忠誠以事君”的滿腔熱忱,以國家利益為重整頓內政,限制貴族的特權以強化王權,受到守舊派貴族的忌恨。在外部,當時楚國的主要危險來自北方,強鄰秦國對楚虎視眈眈,意欲滅之。屈原主張聯合實力強大的齊國以抗衡秦國。但這種正確的外交主張卻遭到楚國內部親秦勢力的非難。守舊派貴族和親秦派勢力視屈原為眼中釘,遂鼓動懷王幼子子蘭和懷王寵妃鄭袖,肆意毀謗屈原,離間楚懷王與屈原之間的和諧君臣關系。楚懷王聽兒子和寵妃的讒言多了,就慢慢疏遠了屈原,迫使屈原離開郢都,流浪漢江以北地區達五年之久。

    楚國疆域中的漢北地區既包括南陽盆地,也包括與南陽盆地毗連的方城之外水、汝水流域。南陽盆地西部邊沿的丹陽(今淅川、西峽一帶)是楚國故都所在。方城之外的水、汝水流域是楚族先民曾經繁衍生息過的地方。楚族自認是高陽顓頊之后,其世系為顓頊生祝融,祝融生季連,季連生鬻熊,子事周文王。鬻熊生熊繹,周成王封熊繹于楚,開辟楚國的歷史。顓頊部落曾居于汝水流域,今平煤神馬集團八礦北有山名高陽,就是顓頊部落棲息此地所留下的印記。祝融及其后裔八姓己、董、彭、禿、、曹、斟、中的相當一部分也在水、汝水流域留下有遺跡。董姓出自豢龍氏,平煤神馬集團五礦附近古有豢龍城,為豢龍氏部落居住地,龍山即因此而得名;魯山馬樓有彭山、彭河,是彭姓始祖彭祖部落所曾居,彭山近旁商余山有楚先祖供奉“東皇太一”的太靈古祠;湛河區荊山更是楚祖季連部落留居過所遺地名。

    屈原游歷漢北期間一度落腳城。在這里他尋訪歷史遺跡,緬懷先祖功業。北望高陽,南顧郢都,痛心楚國政治的腐敗和國運的危殆,寫下了《九章》之《抽思》、《想美人》;《九歌》之《東皇太一》、《云中君》等不朽篇什,并構思了《離騷》、《天問》。《離騷》開篇即申明自己系“帝高陽之苗裔兮”,表達了對祖宗根脈的無限眷念。晉代研究《楚辭》的專家王逸在《天問序》中講:屈原“憂心悉悴,彷徨山澤,經歷陵陸,嗟號昊旻,琦瑋詭譎,及古賢圣怪物行事。周伉疲倦,休息其下,仰見圖畫,因書其壁,呵而問之,以泄憤懣,舒瀉愁思”。屈原作品中豐富的遠古神話傳說,以及楚族先人篳路藍縷的歷史材料,大多系游歷漢北所得,其中不乏寓居城之所見所聞。公元前299年(楚懷王三十年),由于親秦派誤國,楚懷王受騙上當,被秦昭王誘入武關,劫至咸陽,最終囚死于秦,頃襄王即位。懷王死后,屈原“顧楚國,系心懷王”,痛責子蘭害父,指斥權臣誤國。于是“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公元前295年(頃襄王四年),屈原被放逐地處蠻荒的遠域江南,連游歷文明開化地區漢北的自由也被剝奪了。公元前278年(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繼上年攻取西陵之后順勢進犯郢都,屈原聞之欲趕回郢都守城衛國,但未被允許,郢都淪陷,頃襄王棄郢逃陳。國都淪陷和宗廟遭毀給屈原以致命打擊,他深感國家命運無可挽救,人生理想無法實現,在極度悲憤之中痛下以死殉國的決心。當秦兵入洞庭而掠江南之際,屈原懷著殉國之志,也為保全人格尊嚴,于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沉,時年約62歲。

    屈原殉國的消息傳至城,城父老感念屈原寓居此地時朝夕相處之情,遂自發為其建祠紀念,以寄托哀思。公元前207年,沛公劉邦受楚懷王孫心之命西進攻秦,指揮東之戰時曾至城屈原祠祭拜,并一舉打敗秦南陽守呂,逾武關,進咸陽,推翻暴秦。漢高祖劉邦原本是楚國人,又以反秦起家,對屈原懷有深厚感情。西漢開國后,官方重修了城屈原廟,氣勢恢宏,遠近知名,深受人們敬仰,一年四季前來祭祀拜謁者不絕。在屈原愛國精神和正直操守的啟迪感染下,東漢末年縣涌現出了德行文采堪與屈原媲美的延篤。延篤生逢衰世,堅守節操,雖遭黨事禁錮而不屈不撓,“為人臣不陷于不忠,為人子不陷于不孝。上交不諂,下交不黷”,社會聲望極高。延篤死后,鄉親把其圖像供奉在屈原廟里,與屈原一起享受人們的祭拜。《后漢書·延篤傳》對此做了記載。《后漢書·延篤傳》關于城屈原廟的文字成為存世歷史文獻中關于屈原廟的最早記錄。城屈原祠廟比一般認為的湖北秭歸屈原故里建于唐元和年間(806~820)的屈原祠廟要早1000年。潘民中【原標題:尋覓屈原在鷹城的游蹤】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平頂山新聞網 2012-09-12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潘業和《石沼十詠》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