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應侯爯盨與保利博物館新藏爯簋
應侯爯盨出土于M84(中型墓)中。該盨上有子口器蓋,隆頂近平。沿蓋頂周邊分布四個底部相連的曲尺形支足。器口呈圓角長方形,直口,方唇,腹壁較直,兩側有一對龍首形耳,耳下附有垂珥。底部近下,圓角長方形圈足上有一周鏤孔,形制較為獨特。
盨該的口緣與蓋緣各飾兩組以細線雷紋襯地的長尾垂冠鳳鳥紋。每組四只鳳鳥,各以一變形獸首為中心,分列兩側。蓋部曲尺形支足上飾相背而立且尾羽相連的鳳鳥紋。盨耳上部飾一龍首,下部及垂珥部飾細線卷云紋。圈足的鏤孔間飾連續的簡易波曲紋。外底部飾凸細線菱形網格紋。器底內與蓋內鑄有相同的銘文,均4行28字,為:
應侯爯肈(肇)乍(作)氒(厥)不(丕)文考(注:上“木”下“厘”)(釐)公蹲彝,用妥(綏)朋友,用寧多福,爯其萬年永寶。通高22.4、通寬39.3 、口徑28.8×19.8厘米(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