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平頂山地理 >> 瀏覽平頂山

鷹城訪古:走進撈飯店高家院

2013/12/30 9:01:43 點擊數: 【字體:

鷹城訪古:走進撈飯店高家院

    高家院位于宛洛千年古道上的石龍區撈飯店村十字街西北方,在古道路西,由南北兩院及附屬建筑構成。此院坐西向東,南北寬60米,東西長100米,占地約6000平方米。其建筑根基為青石,墻為里生(坯)外熟(磚)結構,所有屋脊均系五脊六獸。整個建筑除頂部藝術雕塑“文革”中大部分被毀及附屬建筑舊跡難尋外,其余主體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是石龍區保存較好的古建筑群落之一。

    南院東西長約68米,南北寬約17米。臨街建一古樸典雅的門樓,為大門,居宅院東北角,為八卦宅居理論的艮方生氣門。與門樓同排為4間廂房,院內西墻居中建一圓形二門(現已毀),進入二門,南邊有5間廂房,廂房西山墻外留有丈余風道,再往西有坐西向東5間瓦房,中間留過堂為三門,過堂窗戶與別窗不同,為古式移動推拉方格窗。三門內院有南北廂房各兩間,過堂房與廂房之間也留風道丈余。西方居中建一牌樓為四門,牌樓古色古香,前墻為磚砌,其余三面為木柱支撐,上部有大量精美木雕,因年久失修,房瓦不存,導致木雕遭風雨侵蝕大部分剝落無存。牌樓前墻上方居中有一磚雕,中書“天休滋至”4字,兩旁配飾精美圖案,四周圍以磚雕,至今保存完好。門兩邊墻上有兩個對稱的長約1米的正方形浮雕,四周也圍有磚雕,可惜中間浮雕已不存在。四門內為正院,南北兩側各建5間兩層廂房,坐西為5間兩層主房,形成宅院核心部分,為八卦理論的“化宅”布局風格。主房后面離寨墻約15米,寬約40米的空間,最初曾辟為后花園,院內植有花木,后改建為騾馬店。在寨墻上建一大車門,又稱寨墻的小西門(古寨未設西門),為接納寨外古道往來車馬使用。在牌樓的南方宅外是一個花園,居中增建一棟坐西向東的5間二層樓房,系繡樓,形成宅院附屬建筑。

    北院與南院緊鄰,中留兩米風道,設計布局與南院大致相同。但只有主房正院和臨街一進院,而且主房5間為兩層樓房,二、三院落空缺未建。南北兩院臨街門樓兩旁上部有麒麟神獸及花草磚雕,中間上部木雕殘存極少。兩個門樓南側墻磚上各鑲4個凹形拴馬石,現存4個完好無損。全部建筑均為磚石結構墻體,并有水獸、海馬、異禽雕塑等圖案裝飾房脊及房屋山墻。樓房前檐走廊也有木雕圖案,樓上有圓形和長方形上部半圓兩種方格窗,圍以磚雕圖案。

    另外,在十字街東約50米處路北還有一座高氏宅院配套院落。坐北向南,寬約17米,南北深約30米,建有北主房和南、東、西三面廂房,臨街有一大車門居宅院東南方,也為八卦理論的巽方青龍生氣門,至今仍在,是長工、仆人及耕作車馬歇息地。建筑風格與主宅相仿,但裝飾雕刻粗糙。相傳該院曾為古道征戰軍旅宿營地,北主房還作為統帥指揮部使用過。

    緊鄰配套宅院的西邊與十字街之間的空地上,還有一個東西寬約25米、南北深約30米的高氏家宅建筑群,除臨街房屋在清末民初有一所由高氏家族秀才高彥先生執教的私塾學館及專門從事糧食加工為家族服務的磨房外,其余為家族成員住所。但因滄桑變遷,其建筑物原形不存,當年的建筑布局風格已舊跡難尋。

    據考證,明洪武年間,高家一世祖高從亮、高從溫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石龍區老墳溝。清朝初期,六世祖高秀將家遷至宛洛古道旁的商貿、交通中心撈飯店村,經商發家,建起了高家院,經營騾馬店生意。傳至七世祖高璣,家境富裕,因資助朝廷平亂、賑災有功,受封與王爺平肩稱位,人稱“高千歲”。到高璣晚年,家道敗落,被迫將宅院轉讓他人。現在撈飯店高姓族人已傳至第十七代,但高家院仍為他姓人家居住,讓人不禁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嘆息。(王文書)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平頂山新聞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