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傳統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許昌

越調發展漫談

2014/8/11 16:25:27 點擊數: 【字體:

    越調劇種是河南三大劇種之一。著名越調表演藝術家申鳳梅大師是全國文藝界學習的模范,申派名劇《收姜維》、《諸葛亮吊孝》、《李天保娶妻》、《三顧茅廬》、《七擒孟獲》以及越調皇后毛愛蓮的毛派名劇《火燒繡樓》、《白奶奶醉酒》、《李雙喜借糧》等唱響全國。兩位大師多部精品劇目被電影制片廠拍攝成電影。在大的戲劇會演中,越調劇種可謂是大顯風采,當時的許昌越調劇團團長毛愛蓮曾帶領全團到中南海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首都文藝界的高度評價;申鳳梅飾演的諸葛亮,被周恩來總理評價為“河南的諸葛亮會做思想工作,演得很好”。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進入了網絡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多樣化了,娛樂方式也隨之改變,娛樂場所也發生轉移,中國古老的戲曲藝術走進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好多越調優秀人才調離了自己喜愛的崗位,大多越調劇院也已名存實亡,只有以申鳳梅為首的河南省越調劇團和以毛愛蓮為首的許昌市越調劇團還能正常演出,但也是困難重重。
 
    越調劇目除申派和毛派較有影響的代表劇目外,新的劇目相對較少。越調古老的傳統劇目老戲老演,千篇一律,質量低劣,使越調演出出現蕭條、冷落、空前萎縮。有時為了響應上級號召,參加戲劇大賽,提升劇團演出水平,團領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籌集資金,也打造了一些高質量的新劇目,如河南省越調劇團的《老子》、《吵鬧親家》和許昌市越調劇團的《貍貓換太子》、新改版的《無佞府》,都在大賽上獲了大獎。但比起其他劇種,好像還是形不成拳頭,越調的影響還是有些小了些,原因可能是越調團體太少,觀眾群小。
 
    越調劇種發展緩慢,主要原因在于越調人才匱乏,演員、編劇、音樂、舞美等相關人才都不多。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許昌越調劇團演出水平在河南省戲曲界名列前茅,得到了廣大觀眾和戲曲界的認可,就是因為許昌有著名劇作家齊飛、導演劉德言等,才打造了越調精品劇目,造就了一批高藝術水平、高素質的越調演員。現在的許昌市越調劇團沒有一名在職編導,還要靠早已退休的那些老導演們帶病堅持組織同志們排練劇目。綜觀整個越調界,后繼無人,舞臺上中堅力量還是四五十歲的演員。隨著老藝術家們的退休,現在每個劇團演員行當都不齊全,實在令人擔憂。當前的專業戲曲藝術院校,沒有一所培養越調人才的。越調人才匱乏成為越調劇種發展的大障礙。越調沒有新生力量,好比死水一潭,哪來的生機與振興?2008年越調改編的《無佞府》一劇,要參加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劇目需要行當齊全,陣容強大。然而,劇團演員嚴重不足,領導千方百計從兄弟劇團借用了一批演員投入了排練,由于他們對越調不懂,使排練難度大大增加,很簡單的越調唱腔導演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給他們排練,越調的特色與韻味不能體現出來。大賽結束,借用的演員又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對于越調劇團正常演出來說,只有減兵拆將,下大工夫打造的越劇精品劇目又變成了一般下鄉的普通演出劇目,甚至有的劇目大賽精品化,賽后殘廢化。這些現狀都是越調人才的匱乏造成的。
 
    在國家對少數劇種的重視下,越調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我們更應加大力度,珍惜機遇,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更應抓好越調人才隊伍建設。只有有了優秀的專業人才,越調藝術精品才能打造出來,才能把越調藝術發揚光大。

    作者:馬忠安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許昌日報(2007-07-0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