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許昌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許昌

射鹿臺鉤沉(下)

2013/4/17 18:52:24 點擊數: 【字體:


    風云際會射鹿臺

    公元196年深秋,車轔轔,馬蕭蕭,年僅16歲的漢獻帝劉協在饑寒交迫、被人追殺的窘境中,在曹操及眾將官山呼萬歲的跪拜中駕臨許昌,改年號為建安,最終成就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心愿。
  
    公元220年初冬,被“挾”25年的劉協在曹丕及眾人的逼迫下,不得已宣布“禪讓”,將帝位徹底地交給了曹丕,終結了400多年的漢家天下,自己則偏安一隅,當起了山陽公。
  
    從跪拜相迎,到逼宮退位,在這25年的爭斗中,按照羅貫中先生所著,許田圍獵應該是曹氏集團態度轉變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許田圍獵 “挾天子”的公開展示

  
    射鹿臺前的許田圍獵,按照《三國演義》所著,曹操是想看一看朝廷大臣們的“動靜”,然后決定是否可行“王霸之事”。
  
    而依照古代圍獵的目的分析,天子圍獵,不僅僅是進行軍事操練,也不僅僅是進行實力展示。天子圍獵,最關鍵的目的是在旌旗蔽日、盔甲鮮明、三軍聽令的盛大場面下,向眾人展示這支部隊擁護誰,這支部隊聽令于誰,誰是這支部隊的絕對領導!
  
    因此,在這場盛大的許田圍獵活動中,曹操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自己創造的良機。他要向他的子弟兵證明,他才是這支軍隊的真正擁有者,才是這支軍隊真正的主人。
  
    可以說,許田圍獵,意在兵權。
  
    有了許田圍獵,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野心才得以昭彰;有了許田圍獵,漢獻帝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傀儡。
  
    其實,這個傀儡角色,漢獻帝劉協在來許昌之前,已經當了很長時間。
  
    讓我們翻開《三國志》和《后漢書》,或者仔細品讀《三國演義》,看一下劉協來許昌之前顛沛流離的狀況吧。
  
    公元189年,董卓鴆殺了漢靈帝劉宏之后,立陳留王劉協為帝,這一殺一立,根本不用商量。在董卓的手里,這時的劉協隨時都可以成為下一個劉宏,毫無生命安全保障。
  
    在李傕郭汜交兵之時,劉協表面上貴為天子,但實際上是李郭二人爭奪的籌碼。由于李郭二人勢力此強彼弱,不斷交替轉換,劉協和眾大臣也就像墻頭草一樣,左右搖擺,受盡了折磨和屈辱。

    在這種隨時都有性命之虞的情況下,劉協可謂“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根本不敢也不能去思考如何重整河山。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漢獻帝被挾至許昌,雖是曹操的陰謀,但在當時被李傕郭汜追殺得窮途末路之時,在“四世三公”的袁紹置之不理之時,在劉備劉皇叔自身尚且難保之時,受到曹操的跪拜相迎,無異于從地獄一下子來到了天堂。
  
    因此,也只有在裝飾豪華的許昌宮里,在飽暖無憂之時,劉協的膽子才會越來越大,才會嫌曹操與他“并馬而行”,才會去寫“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
  
    從這方面來看,劉協是不是有一點“忘恩負義”?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希望自己身邊有一批效死愚忠之人。他們把自己看成天命神授,屬下膽敢僭越就視之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以此來維護自己的皇權,讓一些膽小之人不敢越雷池半步。

    果真如此的話,天下怎還會有唐宋元明清的更迭呢?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試問哪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不是從造反起家?哪一個不是前朝的“逆臣賊子”呢?
  
    其實,陳涉都能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吟詠“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曹孟德,何嘗不想君臨天下呢?
  
    然而,盡管漢獻帝密寫“衣帶詔”,指使伏完等人行刺,種種行為讓曹操大為惱怒,但曹操始終未敢殺掉漢獻帝,自己也只是當到了魏王,不敢稱帝,因為骨子里仍很“傳統”的曹操還是怕落下弒君的罪名。

    獻帝認叔曹操逼宮的導火索,在“尊劉貶曹”的社會背景下,小說中或是戲劇里都把曹操描寫成了一個白臉奸臣。同時為了進一步襯托曹操的不忠不義,也都習慣把漢獻帝劉協描寫成一個動不動就暗自垂淚的窩囊廢。這樣一來,曹操的乘人之危、恃強凌弱就很容易被展現出來。
  
    劉協真像小說里描寫得那么窩囊嗎?
   
    雖然劉協與曹操相比力量懸殊,但劉協并沒有像劉禪那樣“此間樂,不思蜀”,高高興興地做安樂公。自從進入許昌安定下來后,劉協時時刻刻都想著東山再起。而劉備的到來,讓劉協著實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當劉協第一次見到劉備時,便立即和他攀起了親戚,敘起了家譜。經過對族譜仔細翻查,七拐八拐之后,終于和劉備攀上了親戚,認劉備做了皇叔,并封他為左將軍、宜城亭侯。
  
    漢獻帝果真心甘情愿嗎?
  
    認劉備為皇叔,漢獻帝帶有很強的功利性:“曹操弄權,國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
  
    所以,年紀輕輕的漢獻帝已經知道如何收買人心了。他把劉備當成東山再起的希望,時刻想著與曹操一搏。
  
    試想,如果劉協朝綱在握,天下太平,他還會認這個織席販履的皇叔嗎?
  
    其實,漢獻帝的一舉一動,曹操和他的謀士們看得很清楚。荀彧對曹操說:“天子認劉備為叔,恐無益于明公。”
  
    于是,漢獻帝認劉備為皇叔,也就成了曹操逼宮和進行防范的導火索。
  
    在這個大背景下,曹操考慮“許田圍獵”,以觀動靜,讓軍士大臣們知道兵權握在誰手,同時也給漢獻帝一個小小的教訓。
  
    仔細想來,被軟禁于許昌的漢獻帝想與曹操爭天下,無異于以卵擊石。即使漢獻帝著人殺了曹操,天下會落入他的手中嗎?到那時,大耳垂肩的劉皇叔也會像收拾蜀中的劉璋一樣,把劉協趕下臺,自己當皇帝。
  
    關于射鹿臺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曾經風云際會的射鹿臺,湮沒了多少歷史,留下了多少故事!

    已經有1000多年歷史的射鹿臺,經歷了風剝雨蝕、耕地侵削,如今只剩5畝大小。漫步其上,除了些剛剛返青的小樹外,沒有更多的生機。

    而據當地老一輩的人講,射鹿臺上曾有一眼清泉,終年泉涌不息。這眼泉的來歷據說與貂蟬有關。
  
    相傳曹操在白門樓斬了呂布之后,貂蟬剛生一子。曹操念其在洛陽使用美人計除掉董卓有功,就把她們母子帶回許昌,并設宴為貂蟬壓驚。

    曹操本想貂蟬為一女子,并無太多主見,孰料酒宴之上貂蟬想起喪夫之痛,慷慨陳詞,夸贊呂布英雄,譏笑曹操無能。曹操聽后怒發沖冠,拔劍欲殺貂蟬。謀士程昱慌忙勸阻:“丞相昔日有諾,今若殺之,必遭天下人之失信也!”曹操這才強壓怒火,悻悻離席。

    過了一段時間,曹操為了讓貂蟬消除對自己的鄙視,便帶著貂蟬來到射鹿臺觀看圍獵。
  
    在軍士們的驅趕下,樹叢中忽然跑出一只母鹿,后面緊跟一只小鹿,曹操眼疾手快,彎弓射箭,正中母鹿。
  
    曹操得意洋洋:“呂奉先能轅門射戟,我曹孟德能許田射鹿。”待他再次拉滿弓瞄準小鹿時,貂蟬觸景生情,想起自己母子所處的境地,放聲大哭,淚如雨下,并“撲通”一聲跪在臺前,哀求丞相放小鹿一條生路。
  
    曹操看貂蟬哭得猶如梨花帶雨,同時自己的英雄本色也展示得差不多了,當即允諾罷射。貂蟬旋即下臺,解下披風,包起母鹿,令人火速抬回許昌,請神醫華佗精心調治。不久,母鹿起死回生,貂蟬將其放回許田。
  
    而射鹿臺上原有的那眼清泉,便是貂蟬淚水所化。
  
    我們不能不懷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但作為一個美麗的傳說,讓游人在登射鹿臺時充滿想像,讓我們在閱讀正史疲倦時放松心情,戲說一下,又有何妨?
      
    藏兵洞 也許永遠都是個謎
  
    關于曹操的話題,最具神秘色彩的有兩個。
  
    一個是曹操的墳墓在什么地方。
  
    傳說曹操死后,為防他人盜墓,他的手下布下了七十二疑冢。發喪之日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大開,72具棺材同時被抬出,以迷惑世人,以至于到了今天,人們還沒有找到曹操墳墓的準確位置。

    另一個是曹操“地下用兵”的藏兵洞在哪里。
  
    曹操謀略中最具代表性、最讓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傳說中的45里藏兵洞。
  
    藏兵洞又叫轉兵洞。這是曹操出于軍事上的需要,苦心經營的四大戰略之一。
  
    曹操精通用兵之術,曾經注釋過《孫子兵法》,深知“兵不厭詐”的道理。相傳公元208年,曹操在策劃赤壁大戰的前夕,曾經組織部隊由許昌列隊出城,再由許田進入洞內,從地下回到許昌城內,如此循環往返,經月不絕。不到40萬的部隊,行影加倍,遂號稱83萬大軍。這一招著實把東吳一幫子謀士嚇破了膽。
  
    歷史上曹操到底修沒修過藏兵洞,現在已無據可考。但如今關于藏兵洞位置的說法也不少,其中就包括射鹿臺附近之說。
  
    20世紀80年代有人稱,在許田村的一個醫藥收購站院內,曾經發現一個很深很長的洞。有人稱這就是曹操的藏兵洞。據說這個藏兵洞自東向西,通過射鹿臺,直達許昌。
 
     這次采訪中,記者專門就這個說法進行了一番調查,試圖找到那個醫藥收購站,可惜無功而返。而射鹿臺附近的群眾稱,藏兵洞應該就在射鹿臺周圍,但只是聽說過,誰也沒見過。
 
     也許和曹操的墳墓一樣,它永遠都是一個謎。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文物網 2005-11-11 作者:鄧雷 劉俊民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