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關帝廟位于許昌市西郊石梁河河畔,是為紀念關羽灞陵橋挑袍而建的祠廟,是全國與關羽真跡有關的八大關廟之一。關帝廟碑刻《創建關帝挑袍碑記》記載:關帝廟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碑記和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的碑文記載,關帝廟經過100多年的修建,占地面積已由初建的29畝擴展到50多畝,建筑結構和院落布局已基本形成。
許昌關帝廟座北朝南,占地面積約19000多平方米,整體建筑為三進院九殿一閣,呈中軸線對稱布局。沿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有青石御橋、山門、儀門、拜殿、漢壽亭侯大殿、春秋閣。儀門前甬道兩側有鐘樓和鼓樓。晨鐘暮鼓給這座廟宇平添了幾分肅穆和幽靜。拜殿和春秋閣前兩側分別有東西配殿、東西廂房,形成三個完整的院落。整體建筑布局嚴謹,精巧玲瓏,地方建筑手法與官式手法相結合,紅墻灰瓦,雕梁畫棟,古樸典雅,保存完整,是許昌境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22年,河南軍政府出資,擴建戲樓。1963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許昌地、市兩級人民政府撥專款對關帝廟古建筑群進行了搶修。198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撥專款對九殿一閣進行了全面修繕。1994年1月許昌關帝廟被列入國家級中國文物古跡游三國戰略旅游線。2000年9月25日許昌關帝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3月,對關帝廟前御河排水系統進行了改造,改造了原有御河;同年7月,依照古建筑維修傳統工藝對關帝廟進行了重新油漆、彩繪。2013年,許昌關帝廟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