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春秋、灞陵挑袍……相信很多許昌人都了解這些三國名將關羽在許昌的故事。為了紀念這位義蓋云天的英雄,早在清朝,許昌就建造了關帝廟,之后又對關帝廟進行了多次修繕,關帝廟記錄了三國歷史的片斷。
探訪關帝廟
沿著許昌市區的許繼大道向西即到灞陵橋景區,關帝廟就位于灞陵橋景區內的石梁河畔。據介紹,關帝廟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整個建筑群占地面積約11026平方米,坐北朝南,整體建筑有三進院、九殿一閣,布局嚴謹,雕飾精美,古樸典雅。
走過石梁河上的小橋,便是一條古官道,相傳當年關羽挑袍拜別曹操后,便沿著這條官道一路向西而去。官道南側,是一座戲樓,據說以前人們常常在此聽戲、進行貿易,官道的北側即是關帝廟。
走近關帝廟,便看到高大的山門,山門為清代建筑,上邊橫豎各有九排銅門釘,象征九九歸一、九九至尊。山門上方有一塊豎匾,上書“關帝廟”三字,兩邊的柱聯“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勿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可謂關羽精神的最好寫照。引人注意的是,山門外兩側各有一匹馬,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赤兔馬外,還有一匹白馬,經過工作人員介紹,方知是關羽在赤兔馬之前的坐騎白兔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