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集大成者”陳玉芳(2)

2013/6/25 16:26:51 點擊數: 【字體:

復練習。

  再后來,就在中午或晚上休息時,拿上紙,分別畫下十幾位老師傅在玉石上的落筆畫樣;老師傅去“大塊”,他就在自己的畫稿上標出老師傅們去“大塊”的次序。接下來,還要標注每個局部的細工,直到作品完工。

  再再后來,陳玉芳堆起的是十幾塊泥塊。

  老師傅們怎么畫樣,他就在泥塊上怎么畫樣;老師傅們怎么去塊,他就在泥塊上怎么去塊;老師傅們怎么細工,他就在泥塊上怎么細工……

  “老師傅們把作品做成了,賣掉了,都到了國外了,我卻將他們作品的‘副本’保存了下來。”陳玉芳說,“有的‘副本’,老師傅們也挺喜歡的,我干脆送給了他們。這樣,更加深了與師傅們的關系。”

  1975年,廠里推選總設計師。

  “老師傅們都推選我當他們的總設計師了。都喜歡我,是一個因素。有的在北京學,有的在揚州學,老師傅們相互看不上,誰都不服誰,也是一個因素。”陳玉芳說,“廠長也不曉得讓哪位老師傅領銜,只好讓我干得了。”

  再說,總設計師與工資沒啥關聯。陳玉芳還是每月拿28元,老師傅們還是每月拿45元。

  老師傅們缺的不是“名頭”,而是錢。

  陳國亮老師傅說:“布票多而不遮體,糧票多而不充饑。”有人問,你這算不算“反動言論”?陳國亮就告訴他:“到商店讀上十遍‘老三篇’,買東西不頂一分錢。不信,去試試。”

  老師傅們都是硬骨頭。再說,都是給縣里掙大錢的主兒,誰會給“財神爺”過不去呀!

  能“啃”下老師傅,陳玉芳已經堪稱人物了。

  2

  以雕“泥塊”授業

  知道陳玉芳怎么走出來的,也就容易理解他的“六步教學法”了。

  別管六呀七呀的,反其道而行陳玉芳走過來的路,看結果,也就得了。

  上課,擺上雕塑作品模型,每個學生發一塊泥,一桿尺,一把雕刻刀……

  首先,分別在塊泥六個平面的正中間畫上十字線;然后,畫這線畫那線;再然后,去這塊去那塊……

  搞來搞去,沒有任何美術基礎的學生,竟也能搞出雕塑作品來了。而且,與雕塑作品模型幾乎一個樣子。

  奇怪嗎?一點兒也不奇怪。

  一句話:陳玉芳將中國書法史上“臨帖寫仿”的平面“九宮格”,來了個“立體化”而已。

  有人質疑:“六步教學法”只能培養“匠人”。

  陳先生說:“能當個匠人也不錯。我的學生,一年都能拿個十萬八萬,三十萬五十萬的很不少。先做匠人,再做大師、藝術家嘛。”

  更何況,紙上“九宮格”能錘煉出書法家,泥塊“立體九宮格”難道就不能塑造出未來的玉石雕刻家?!

  只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出來而已。

  只是無論書法還是雕塑,誰有悟性,誰才能走出來而已。

  再說,雕塑家的泥塊,就是書法家的紙。玉石那么金貴,沒有誰敢上來就讓你去糟蹋呀。

  再說,乾隆年間創作大型玉雕《大禹治水》,怕毀了料,也是先做蠟樣,再做木樣。依葫蘆畫瓢,藝高天下的揚州雕工,這才下了手。

  學生先雕泥塊,《大禹治水》正是“故事”。

  話,回到1992年。

  密縣玉雕廠每況愈下,車床都當廢鐵賣了,玉雕廠開始生產腐竹了。領導動員陳玉芳擔當廠長,說:“你有技術,懂設計,組織能力強,能振興玉雕廠。”

  陳玉芳回答:“我沒能力振興玉雕廠,我有能力振興玉雕事業。”

  “怎么說?!”

  “各行各業,教育為先。毛主席不是說,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都能創造出來嘛。”

  縣領導簽字,讓其返回故鄉白寨,籌辦雕塑學校并擔當校長。

  因為辦學,他不再只雕密玉。瑪瑙、翡翠、碧玉、白玉、獨玉等,什么都必須雕,什么都必須試。

  他,甚至雕起了佛家七寶之一的硨磲(chēqú)。

  雕硨磲,他在全國是第一人。

  論技藝,他也許還沒有超越古圣先賢。論學生遍天下,哪位古圣先賢比得了他?

  今天,大師遍天下,沒見誰獨創了一種中國式的玉雕教學方法,開門辦起來中國式的玉雕藝術學校。

  陳玉芳,退休了。

  眼下,學校困難重重。

  向上?還是向下?

  向上,是陳玉芳之幸,是新密市之幸,是河南省之幸,是新中國之幸,是“黃帝密山探玉”之幸……

  向下,會是什么來著……【原標題:“集大成者”陳玉芳】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2012年07月24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