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仵楚英:轉型“轉”出新天地
2013/7/9 11:39:5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致富檔案:仵楚英,鎮平縣石佛寺鎮大仵營村村民,其祖上三代都從事玉雕加工業。2007年,他在村里創辦了“大仵營玉雕學校”,手把手傳授自家的“玉白菜”絕技,努力為村民探索致富路子。2008年,仵楚英被評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2009年,他創作了國慶獻禮作品《龍騰盛世》,被中國玉雕界最高獎“百花獎”評為金獎。2010年,仵楚英被南陽市授予“獨山玉十佳設計新秀”,還幸運地走進了央視《鄉土·南陽尋寶》節目中,展示厚重、博大的獨山玉雕文化。
玲瓏剔透的《百財福到》、妙趣橫生的《童年記憶》、雄渾大氣的《鵬程萬里》……一走進鎮平縣石佛寺鎮隆茂市場仵楚英創辦的“癡藝軒”,記者就被琳瑯滿目、巧奪天工的獨玉精品而吸引,真切領略了玉文化的獨特魅力。
而比“癡藝軒”典藏精品更惹眼的,是仵楚英這6年來精彩演繹的“轉型三部曲”。
從學徒到校長
現年39歲的仵楚英是石佛寺鎮大仵營村的村民,其祖上三代都從事玉雕加工業。在他家里,至今還珍藏著一件家傳的漢白玉臺燈,是咸豐年間其祖上雕刻的,雖顯得簡陋和陳舊,卻是他們玉雕世家的見證。
仵楚英與玉結緣,不僅來源于家族傳承,更得益于自身的鉆研。6年前,懷著對玉雕事業的憧憬,仵楚英東奔西走,孜孜不倦地向眾多名家“拜師學藝”。2007年,學成歸來的他聽從父親的建議,開全縣風氣之先,在村里創辦了“大仵營玉雕學校”,并擔任校長,手把手傳授自家的“玉白菜”絕技,努力為村民探索致富路子。
在仵楚英的帶動下,不少當地年輕人都加入進來,使玉雕生意在全村“火”開了。精致華貴的“玉白菜”,每年都吸引著大批客商前來購買。兩三年下來,村民們富了,蓋起了新房,有的甚至買起了轎車,大仵營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玉雕專業村”。
從農民到大師
仵楚英的藝術創作深受父親仵金滿的影響。仵金滿獨創的玉白菜,妙入毫巔的技法不僅使其成為玉雕界的“白菜王”,而且打破了多年來玉雕行業囿于鳥獸人物、素活的窠臼,讓石佛寺鎮無數玉雕匠人因為“白菜”而富甲一方。
2006年,仵金滿受邀赴臺灣交流,他那栩栩如生的“獨玉白菜”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里的“翡翠白菜”相映生輝,帶給人深深的感動,也給了仵楚英很大的啟發。這6年來,仵楚英始終踐行著“大俗亦大雅”的理念,把現代工藝融入傳統玉雕產業,積極參加玉雕節、名師名品名店評選和國內的比賽,漸漸打出來了自己的名氣。
2008年,仵楚英被評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其作品《白菜筆筒》獲河南省外貿出口產品一等獎。2009年,他創作了國慶獻禮作品《龍騰盛世》,九條龍形態各異,或戲水,或昂首,或騰云,被中國玉雕界最高獎“百花獎”評為金獎,在當地引起了轟動。2010年,仵楚英被南陽市授予“獨山玉十佳設計新秀”,還幸運地走進了央視《鄉土·南陽尋寶》節目中,展示厚重、博大的獨山玉雕文化。
從加工戶到經銷商
仵楚英是玉文化產業發展的受益者。近年來,在南陽大力發展玉文化產業的大環境下,以玉雕而聞名的石佛寺鎮逐漸成為全國最大的玉雕生產銷售集散地。為樹立品牌意識,鎮里把一批技藝精湛的玉雕加工戶作為品牌向外推介,仵楚英的“癡藝軒”就名列其中。
“癡藝軒”的牌子打響了,可是固定客戶只有那么幾個,經常發生產品滯銷、被迫壓價的事情。仵楚英很想擁有一家能擴大客源的商鋪,來打破這種局面,只苦找不到合適的地點。
2008年,鎮平縣成為全省第一批玉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作為試驗核心區的石佛寺鎮抓住這一機遇,相繼建成了一批配套設施。2010年3月份,石佛寺鎮第7家玉雕專業批發市場——隆茂批發市場建成開業,仵楚英毫不猶豫地在這個市場買了一家商鋪,高品位進行了裝修。他也從一名玉雕加工戶轉型為玉雕經銷商。同樣一件玉雕作品,以前在村里賣不上價,如今在市場里面,省去了中間批發商的環節,自然能賣上好價兒。現在,他每個月的收入也比以前多了。
“我對玉雕前景充滿信心,你只要逛逛鎮平的玉雕灣市場,看看壯觀的省級玉文化試驗區,就能感受到它的活力。”仵楚英躊躇滿志地說,“如今鎮里正在全力開展玉雕古鎮和玉雕灣商貿城建設,等時機成熟了,我準備再發展兩間門面;同時,我會朝著‘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的目標前進,為提升獨山玉品牌做出應有的貢獻!”作者:陳紅 余修師 韓麗冰【原標題:農民仵楚英:轉型“轉”出新天地】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南陽日報 2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