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嘉獎禹州市鈞瓷研究所圓滿完成迎香港回歸禮品設計制作《豫象送寶》工作頒發證書,并向參加該項工作的閻夫立、肖紅、冀得強、任星航、丁建中、楊俊峰、閻飛、王愛彩、李少穎、何巧玲、范國安、王和平、王春風、宋朋轉等14名有功人員頒發獎勵證書。
1997年7月,臺灣逢甲大學教授劉良佑應神垕鎮邀請率團30余人來神垕參觀鈞瓷,并進行學術交流。同時又參觀了宋鈞官窯遺址,并贈送了臺灣的陶藝資料。
1997年8月,河南省人大副主任馬憲章來禹州市鈞瓷研究所參觀,對鈞瓷研究所鈞瓷生產給予了高度評價。
1997年9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決定把禹州市宋鈞官窯遺址博物館更名為“禹州市鈞官窯遺址博物館”。
1997年9月,北京“Be、Se、To”國際美術節,用禹州市鈞瓷作為獎品,會上喬石委員長對鈞瓷給予了高度評價。
1997年10月,原國家輕工部部長曾憲林來鈞瓷研究所參觀并題詞“走鈞瓷藝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之路”。
1999年1月,苗錫錦等編著的《鈞瓷志》,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9年4月18日至11月25日,國家郵政局在鈞瓷的故鄉,禹州市鈞瓷研究所隆重舉行!吨袊沾——鈞窯瓷器》四種特種郵票首發式。從此,瓷苑奇葩——鈞瓷,以郵票為載體走出國門。再次向世人展示其端莊神奇與獨特的藝術魅力。
1999年9月,禹州市鈞瓷研究所的鈞瓷參加“99德國柏林亞泰文化節”,受到普遍好評。
2003年、2004年、2005年,榮昌鈞瓷坊為博鰲亞洲論壇先后制作“祥瑞瓶”“乾坤瓶”“華夏瓶”作為國禮贈送給與會元首和政府首腦。
2003年7月,晉佩章編著的《中國鈞瓷藝術》一書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3年9月,禹州市神垕鎮榮獲“中國鈞瓷之都”稱號。
2003年10月30日,鈞瓷老藝人晉佩章被評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另有孔相卿、張金偉等23人被評為“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
2004年3月6日,孔家鈞窯與新發行的《許昌晨報》聯合舉辦“鑒寶”專版,以鈞瓷文化為重點內容并刊發各種收藏方面的文章,豐富了人們收藏的知識,與藏友交流經驗建立了平臺。
2004年3月28日,著名藝人泥猴張(張希和)應星航鈞窯邀請來禹州創作。其創作的千猴塔由千余只生動、活潑的泥猴組成,成為鈞瓷大家苑內的一朵奇葩。
2004年4月3日,海南博鰲亞洲論壇第五屆年會上傳來佳訊,繼去年“祥瑞瓶”訂為國禮之后,榮昌鈞瓷坊承制的“乾坤瓶”再次成為送給各國政要的禮品,并受到了歡迎,這是鈞瓷界當前的盛事。
2004年4月8日,禹州市人民政府贈送中國對外交流協會的大號鈞瓷花瓶受到了陳昊蘇會長的熱烈歡迎。
2004一年4月8日,《許昌日報》發表了重要文章《鈞瓷郵票五周年紀念》,再次向鈞瓷界同仁提出:鈞瓷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理念和奉獻的理念。
2004年5月8日,韓美林鈞瓷藝術工作室在禹州市鈞瓷研究所正式成立掛牌,受到了禹州市、許昌市領導和群眾的歡迎,韓美林同志激動地說:“要用三年的時間,在禹州市建成一個具有時代個性的當代鈞瓷藝術博物館。”
2004年6月4日,許昌市民政局批準《許昌中國鈞瓷文化藝術研究會籌備成立的函》,標志著鈞瓷發展的新時期的到來。
2004年7月4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富安先生因病與世長辭,享年56歲,鈞瓷界眾多知名人士參加了由禹州市鈞瓷研究所主持的追悼會,會上緬懷了劉富安大師的光榮業績,并號召以劉富安為榜樣,為繁榮鈞瓷事業而努力工作。
2004年7月25日,許昌中國鈞瓷文化藝術研究會成立大會在許昌鴻寶酒店薈萃廳隆重舉行,大會選舉產生了理事會、常務理事和執行機構。
2004年8月22日,全國政協領導出訪選用鈞瓷作為禮品,中國美協陶藝委員會主任著名藝術大師韓美林親赴禹州神垕挑選鈞瓷禮品,其中鈞研所入選8件,孔家鈞窯入選4件,神州鈞窯人選4件,苗家鈞窯人選3件,星航鈞窯入選2件。
2004年8月30日,星航鈞窯破土仿建歷史上各時期的鈞窯窯爐,將創建第一家民間鈞瓷窯爐博物館。
2004年8月31日,榮昌鈞瓷坊開發的限量銷售的中秋團圓瓶中的第85件作品,擬以底價8 150元于農歷八月初一(9月14日)進行網上拍賣,這是鈞瓷銷售方式又一次創新。
2004年12月17日,著名鈞瓷藝人晉佩章先生進京,出席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頒證儀式,這是我省唯一獲得此項殊榮者。
2004年12月29日,星航鈞窯仿造宋代雙乳狀爐膛柴燒鈞瓷首燒成功,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
2005年1月19日,榮昌鈞瓷坊為亞州博鰲經濟論壇制作的禮品“華夏瓶”新聞發布會在鄭州隆重舉行,這是繼“祥瑞瓶”“乾坤瓶”之后的經典力作,由國家大師季羨林創意鈞瓷藝人制作限量生產999件經典傳世收藏品。
2005年4月3日,榮昌鈞瓷坊為亞洲博鰲經濟論壇制作的禮品“乾坤瓶”再度引起轟動。
2005年5月4日,由李家鈞窯燒制的玉壺春“蔥翠熊貓”問世,并為眾多的收藏家角逐,最后以86萬元的高價為北京一位著名收藏家珍藏。
2005年6月21日,反映鈞瓷藝術成就貫穿千年鈞瓷發展史話的《當代鈞瓷寶鑒》一書由龍山居士溫劍波主編出版問世。受到廣泛的關注。
2005年7月25日,許昌中國鈞瓷文化藝術研究會隆重成立。
2005年8月28日,禹州市鈞瓷研究所提請的“無匣缽明焰煤燒窯爐”被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2005年8月28日,孔家鈞窯創意設計的“偉人尊”榮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為鈞瓷贏得了榮譽。
2005年9月14日,星航鈞窯參加“情系浦江——中原文化上海行”活動。該廠一個掛盤以5萬元被友情求購。
2005年10月1日,由許昌中國鈞瓷文化藝術研究會主辦的《中國鈞瓷》會刊出版發行。
2005年10月30日,許昌市文聯、鈞瓷研究所在許昌賓館舉行《鈞臺窯發現與探索》一書的研討會,與會代表對該書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5年11月2日,許昌中國鈞瓷文化藝術研究會理事平頂山的梅建國、廣西柳州的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