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東岸鄉關莊行政村馬莊自然村以古代木質雕版印刷術套印的年畫,經鄭州大學美術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木版年畫著名專家馮敏于3月25日親臨辨析認證,屬中國木版年畫藝術的一枝奇葩,應為重量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莊村是目前豫南地區僅見的中國木版年畫民間印刷中心。
馮敏一行在馬莊村村民趙黑孩和趙糞堆家仔細辨析,并拍攝了30多種年畫雕版圖案,分為五子登科、門神、大幅神像、灶爺畫、族譜畫五個類別。馮敏認為,這些圖案兼容并包了開封朱仙鎮和洛陽滑縣兩大木版年畫派系的技法風格,所含文化內容密集豐富,對古代民間建筑藝術、地方風土人情、文化崇拜及民間文化走向很有研究價值,具有極為典型的地方文化風格,應為重量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至目前,馬莊村屬豫南地區僅見的并保持下來的民間印刷中心。在此之前,她在豫南地區只見過汝南縣文物館所藏的幾塊木雕版。
馮敏介紹說,帶有極度夸張藝術風格的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是與四川綿竹、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等木版年畫派系并稱于世的中國木版年畫。而距朱仙鎮僅80公里的洛陽滑縣木版年畫,是今年初剛被她探查到的具有典型寫實風格的獨特派系,今年3月16日、17日在中央電視臺科技教育頻道《百科探秘》欄目兩次播放,受到世人廣泛關注。這次馬莊之行是接到東岸鄉經營業主張馳原的電話信息,并在網上察看了《忘年交文壇》中的《馬莊木版灶畫》一文后急忙趕來的,沒想到有這么大的發現和收獲。她還感慨地說,中國民間文化有細致普查的必要。
張馳原是一位注重民間文化收集整理的熱心人,與同樣熱心文化事業的王泮明老人合作建立了名為《忘年交文壇》的網站。據他們介紹,馬莊村的木版年畫應有歷史依據。如今,該村擁有梨木、柿木雕版的有15家。其中,趙黑孩是全職經營年畫的專業戶。每到臘月,鄰近幾個縣都有到馬莊批發年畫的。而且馬莊從事年畫制作和銷售的有300多人,幾乎家家參與。全村每年賣年畫收入累計逾10萬元。【原標題:上蔡東岸木版年畫被專家稱為重量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