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系列之《達摩面壁尊》,頭微垂,面肅然,掌輕合,整體穩如山。面壁是一種修禪方式,為的是明心見性。厚重,在于造型如山;潤澤,在于釉色如水如云,發人深思,在于達摩輕抿嘴唇,欲語還休;面部肅然,在于達摩已有所悟,還有所惑;悲天憫人,在于達摩如山的形隱現出積聚的神,如有重負卻又甘當重任。
“五知”羅漢分別由知順、知義、知悅、知味、知足組成,形神各異,鮮活靈動,頗具感染力。李明是這樣解釋自己的 “五知”羅漢的:用相對態度來看生活,從而知順;重情,心懷大愛,從而知義;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生活,釋放自我,從而知悅;食物的味兒、生活的味兒、人生的味兒,靜心細品,從而知味;浮沉煙云過,名利轉頭空,人要用積極而不過激的態度生活,從而知足。
李明笑得從容而寬和:“20多年積蓄爆發的力量,一直追求的陶藝極致,希望給人帶來的精神力量與安慰等,一系列因素交織在一起。這些作品都融入了多年沉淀的東西,不同的人來看一定能看出不一樣的感覺來。”李明和他的作品,正如一陣溫暖卻飽含生命力的春風,為陶藝界帶來了新穎而神奇的種子。
志在“明晨大器”
乍暖還寒的春風里,“陶海”有成的李明笑道:“我現在所有的作品,遠沒有達到我所追求的極致境界。但我很有感覺,藝術方向非常明晰。我首先要把鈞窯進行到底,天青、粉青的汝窯溫潤如玉,官窯冰裂、金絲鐵線厚重霸氣,縈懷在心,常常掛念。”
只有30平方米的“自在堂”,是李明“走火入魔”的所在。在這小小的斗室里,李明每天都要創作十幾個小時,很辛苦,但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在不斷的突破與創新之中,他得到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快樂。
“明晨大器”是2010年農歷正月十五周國楨教授給自己的這位得意門生提出的希望,已80多歲高齡的他急切盼望李明創作出稀世大器。其實,不管是大學里的李明,還是現在聲譽在外的李明,他的藝術造詣一直都是讓人嘆服的。要是只為錢,他本可以過得很輕松,在景德鎮,有藝術瓷經營商看上了他的達摩、鐘馗等作品,后托人約見,以做一個造型3萬元的價格相邀,希望他能留在景德鎮合作。“不了,我要做的是有河南厚重的中原文化。我要把中國鈞、汝、官做下去。”李明回答。“真正的陶瓷藝術得不到足夠的尊重,批量的復制、粗制濫造竟然大行其道,實在讓人痛心!”李明說起現在河南乃至全國的陶藝市場,很是焦急。當然,藝術價值、市場價值并不是矛與盾。李明以創新性、文化性、藝術性、工藝性、地域性五個標準衡量他每一件作品的得失成敗。“我相信,好的藝術作品是經得起市場檢驗的,也一定能夠在市場中體現出自身的價值來。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善當前的狀況,所幸的是這條賡續傳承、創新求精的路上不只有我一個人,已經有不少人加入了進來。近期景德鎮陶瓷學院的教授、老同學們就要來河南,到鈞瓷瓷區做課題。”
“只有藝術造詣,遠不能稱為藝術家,藝術家必須善養自己的優秀品德與敢于為時代擔當的責任,唯如此,才能披沙瀝金成為大器。” 李明說。
李明以精湛的陶塑藝術造詣、深厚的文化學養,自覺擔當起中原陶瓷藝術承古開今的使命。他說:“我祈望自己就在‘明晨’,做出像恩師那樣獨樹一幟,警醒、啟悟時代的完美作品來。”李明平和而自在地笑著,眼中靈光流轉,分明是又有什么奇思妙想了。【原標題:自在陶者笑春風——著名陶藝家、“自在堂”堂主李明先生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