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吳宗儉:將河南墜劇發揚光大

2013/5/3 10:17:01 點擊數: 【字體:

吳宗儉:將河南墜劇發揚光大
吳宗儉生前登臺表演

  
    □晚報記者 徐松 文/圖

  

  “王華說,爹呀,你聽我道來……”在農村沒有電腦、沒有電視、沒有大喇叭的時代,俗稱“大鼓書”的墜子成了廣大群眾的主要娛樂方式,也成了人們了解外界、拓展知識的重要途徑。現在只要一回想起那個略帶沙啞、韻味醇厚的聲音,人們就會想到吳宗儉。在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他可謂是“未聞其名,必聞其聲。”

  吳宗儉16歲拜張理山為師學唱墜子,后來他與張敬明、馬艷秋等人將這種走村串戶的民間劇種推向舞臺,并配以燈光、布景、道具,發展成為舞臺戲劇,得到了更多觀眾的接受和歡迎。隨后,在他的推動下,河南墜子又被錄制成磁帶,走向市場,使喜歡墜子的聽眾不用進劇院也能聽得到。他們的努力得到了河南省文化主管部門的認可,并被批準成立墜劇劇團。1956年,鄲城縣墜劇團成立,吳宗儉先后擔任副團長、團長等職務。在將墜子推向舞臺的過程中,吳宗儉等人劃分場次,分開角色和唱詞,組織演員學習戲劇表演基本功,為墜劇發展作出了貢獻。

  鄲城縣墜劇團整理編導的墜劇有《回龍傳》、《張廷秀私訪》、《大紅袍》;創作的現代題材劇有《女新郎》、《嫁母》等,演出都在百場或百場以上。墜劇《小包公》、《回龍傳》還被移植成豫劇、四平調廣為傳唱。

  吳宗儉的唱腔寬宏深沉,韻味醇厚,參加河南墜劇流派座談會,他被公認為東路墜劇男唱腔的典型代表,贏得專家和觀眾的贊賞。

  吳宗儉退休后,繼續挖掘整理出傳統節目《鍘郭槐》、《羅紅征南》、《皮匠招親》等,并錄制成磁帶由音像公司出版發行。1988年,吳宗儉參加河南墜劇“華中杯”明星大獎賽,被評為全國墜劇十大明星之一。

  2003年,吳宗儉辭世。他生前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周口地區曲協副主席等職。【原標題:吳宗儉:將河南墜劇發揚光大】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周口晚報 2009年7月16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