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千年“洛陽海神樂”重燃薪火

2014/7/29 16:41:43 點擊數: 【字體:

千年“洛陽海神樂”重燃薪火 
千年“洛陽海神樂”重燃薪火  
 
  郭紅運使用的“管子”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 
 
千年“洛陽海神樂”重燃薪火
 
樓村的一個倉庫是海神樂社每晚的排練場。
  
千年“洛陽海神樂”重燃薪火   
 
“年簫月笛當下笙,十年管子不中聽。”郭紅運說,他吹奏的樂器叫“篳篥”,俗稱“管子”,是海神樂的領奏樂器,最難駕馭。 
  
    “洛陽海神樂”起源于周,為隋唐時期的宮廷宴樂,后流入洛陽民間,故稱“洛陽海神樂”,明清盛行一時,當時洛陽有很多演奏洛陽海神的班社,傳播范圍東到鄭州,西至陜州。至今仍存的泉州“清樂”和納西“古樂”,和它都有淵源。到了上世紀50年代,由于諸多歷史原因,流傳千年的“洛陽海神樂”已難覓蹤跡,瀕臨滅絕。
  
    十多年前,做了40年教師的洛陽海神樂第十代傳人郭紅運退休,回到洛陽市洛龍區李樓鄉樓村家中,看到流傳千年的文化瑰寶面臨失傳的狀況,焦急萬分。他決定重整旗鼓,傳承“洛陽海神樂”。隨后,郭紅運聯合同村的郭孝憲、郭紹光兩位退休教師,以及幾位海神樂愛好者,重建了“洛陽海神樂社”。
  
    海神樂社的重建,像冬日暖陽,溫暖著村里人的心。村里人熱情很高,為海神社提供排練場地,有的甚至把家藏的祖傳樂器捐給海神社使用。郭紅運四處搜集整理與洛陽海神有關的歷史資料及傳統曲譜,并組織在農活緊張時抽時間排練,農閑時則定期排練。
  
    經過十多年的艱辛努力,“洛陽海神樂社”現有樂手30多人,收集整理出曲譜三本、曲目上百首,使瀕臨滅絕的千年古樂重獲新生。目前,洛陽海神樂已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洛陽海神和洛陽唐三彩、洛陽牡丹、龍門石窟一起,被人稱為“洛陽四寶”。
  
    2011年12月上旬,“洛陽海神樂社”作為“中原非遺文化”代表受中國藝術研究院邀請,首次赴京在中華世紀壇演出。并與德國最著名的電子樂隊一起聯袂同臺,向世人展示中原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日報(2012-04-0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