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伊尹:中國最早的烹飪大師(上)

2013/8/26 11:37:15 點擊數: 【字體:


伊尹:中國最早的烹飪大師(上)

資料圖片

 伊尹是誰?對這個生于伊水流域的傳奇人物,許多人并不清楚。現在,讓我們撥開3600多年前的歷史迷霧,看一看他的身影:他是商朝輔國宰相,也是一代名廚,有“烹調之圣”的美稱;他“治大國如烹小鮮”,與后來的姜子牙齊名,人稱“伊呂”;他比孔子早出生1300多年,史稱“元圣”…… 

  前段時間,洛陽網友“奇石頑童”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絕不能讓伊尹“流落”他鄉》。文中說,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在打“伊尹牌”,爭相與這個烹飪鼻祖、古代“食神”拉關系、套近乎,舉辦廚師拜祖大會等活動,擴大當地的聲勢和影響。作為名正言順的伊尹故里,洛陽不能讓伊尹“流落”他鄉,我們不應再沉默下去了!

  “奇石頑童”的帖子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既是名相又是烹飪鼻祖的伊尹,其“廚圣”的身份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現在,讓我們沿著伊河,循著伊尹的足跡,走向風云變幻的夏末,走向萬象更新的商初。

  1  生于伊河邊,身世很傳奇

  伊尹是夏末商初人。關于他的生卒年月,史上沒有具體記載,一說活了81歲,一說活了128歲。他生于伊水流域(今嵩縣、欒川、伊川一帶),奴隸出身。因為其母在伊水邊居住,便以伊為氏,尹為名。甲骨卜辭中稱他為伊,金文則稱他為伊小臣。

  他的身世頗有傳奇色彩。

  在距今3600多年前的夏朝,伊水流域有一個古老的國家叫有莘國。

  一天,有個女奴在采桑時,聽到桑樹林中有嬰兒啼哭,她循聲找去,發現一棵老桑樹的樹洞中有個嬰兒。她把嬰兒抱出來,交給了有莘國的國君。國君感到奇怪,派人調查嬰兒究竟從何而來。

  很快,大臣們把調查結果告訴了國君,說嬰兒之母住在伊水上游,懷孕后的一天晚上,她夢到一個神仙,對她說:“臼出水,向東走,不要回頭。”第二天,她看到石臼真的出水了,便馬上通知鄰居們離開家園。可是,向東走出一段距離后,她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發現原來居住的村落正消失在水中。然而,由于違背了神的告誡,她的身子化為中空的桑樹。這就是嬰兒生于空桑樹的原因。

  還有一種說法是:當時夏王對奴隸統治很嚴,有莘國的奴隸只能給國君耕田、采桑養蠶,不準聚會,更不準私自通婚。伊尹的父母都是奴隸,在勞動中產生了愛情,伊尹的母親分娩時逃到空桑樹中。

  伊尹降生后,其母棄兒東走,翻山穿林行至洛溝,因失血過多而身亡。桑樹林中的嬰兒被其他奴隸抱回獻給國君,國君便讓奴隸將其撫養成人。

  但是,不管有莘國大臣的報告是否屬實,可以肯定的是這種離奇的說法對嬰兒有利。有莘國國君收留了他,并將他寄養在會屠宰、懂廚藝的庖人之家。伊尹從小跟著養父,耳濡目染,漸漸掌握了高超的烹飪技術。

  2  陪嫁到商都,有緣侍國君

  伊尹的身世有一個離奇的傳說,他的整個人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

  雖然身為奴隸,但伊尹在有莘國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他聰明好學,在青年時期已表現出超群的才華,聲名遠揚。《孟子·萬章》中對此有記載:“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

  當時夏桀昏庸,殘暴無道,成湯正準備滅夏,求賢若渴,便派使節到有莘國求賢,但遭到了有莘國國君的拒絕。

  成湯被拒后并不甘心,他又想出一個辦法——向有莘國國君之女求婚。

  《墨子·尚賢》中記載:“伊尹為有莘氏女師仆。”師仆就是奴隸主貴族子弟的家庭教師。當時,伊尹因為德才兼備,在有莘國國君的女兒身邊當家庭教師,同時作為一名奴隸,他還是她的“高級營養師”,為她做美味又有營養的飯菜。因此,他是有莘國國君之女比較依賴的人。成湯正是看到這一點,才想出了這個“賣貓送碗”的點子。

  成湯是一個大國的君主,有莘國只是一個小國。大國主動向小國求婚,對小國來說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于是,有莘國國君答應了,還稀里糊涂地將伊尹作為陪嫁奴隸送給了成湯。

  成湯得到伊尹后非常興奮,在宗廟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儀式召見伊尹。見面后,他想看看伊尹究竟有多大本領,就說:“咱們聊點兒什么吧,你起個頭兒。”

  伊尹知道這相當于“面試”,就從自己最擅長的事情講起。他告訴成湯:“我知道怎么做出天下最好吃的美味。”這就引出了一段有名的“說湯以至味”。

  3  說湯以至味,烹飪很在行

  伊尹說湯以至味,說得非常精彩,給成湯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他對成湯講了些什么?

  《呂氏春秋·本味篇》中有記載,我們可以來詳細看一下。

  伊尹說,烹調美味要先認識原料的自然屬性,如“水居者腥,肉矍者臊,草食者膻。臭惡猶美,皆有所以”。

  伊尹說,“凡味之本,水最為始”,認為最好的水應該取自“三危之露,昆侖之井,沮江之丘”,還有“白山之水”以及翼州之原的“涌泉”。

  伊尹認為烹飪用火要適度,不得違背用火規矩,“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

  在伊尹看來,調味之事異常微妙,要用心體會,“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

  伊尹說,在烹飪過程中,鼎中的變化精妙而細微,難以用語言表達,更應悉心領悟,“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

  伊尹還提出,美味之品應該達到這樣的境界,“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濃,酸而不酷,咸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肺(膩)”。這也正是我們常說的“肥而不膩”一詞的出處。

  隨后,伊尹列舉了全國各地的“肉之美者”、“魚之美者”、“菜之美者”、“和之美者”、“飯之美者”、“果之美者”以及“水之美者”,讓人聽得直流口水。

  伊尹對成湯說的這番話,大致是講,要想做出美味,需要哪些原料,如何調味,如何掌握火候等。他說,通過文火和急火的調節,可以滅腥、去臊、除膻,且不會改變食物的本質。調味品離不開酸甜苦辣咸五味,如何調和要根據食用者的口味。至于鍋中的變化,由于過于精妙細微,一般人是說不清楚的。如果要精益求精,還要考慮陰陽的轉化和季節的影響。做出來的食物,應該達到這樣的境界:久放不壞、熟而不爛、辛而不烈、肥而不膩……隨后,他又列舉了不少珍貴的食材。

  可以看出,伊尹是個名不虛傳的烹飪高手。他的烹飪理論至今還在影響我們的飲食習慣,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

  4  由廚而入相,治國如烹飪

  關于伊尹烹飪實踐的具體記載,除他獻給成湯的一道鵠羹(天鵝羹)外,并不多見。但是,從《呂氏春秋·本味篇》中的記載來看,他的烹飪理論水平絕對是一流的。

  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技藝高超的名人,如傳說中帝堯時的彭鏗、周時的姜太公呂望、春秋時的易牙等。這些人各有專長,對烹飪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伊尹在烹飪技術及烹飪理論方面的成就遠勝于他們。“古人之精通一事者,亦或謂之圣”,因而伊尹是中國烹飪之圣。如今,除中國大陸外,香港、臺灣等地區以及新加坡等國家的中國烹飪界也都奉伊尹為“廚圣”。

  不過,成湯聽了伊尹的精彩烹飪理論后,立即將他奉為智者、賢者,開始重用他,并不是因為那些勾人食欲的美味,而是因為蘊含在其中的治國道理。

  伊尹對成湯講烹飪理論,也是因為他能將這些理論與治國之道結合起來,讓成湯聽得津津有味。

  當時,伊尹講了天下美味,勾起了成湯的食欲。但是,他接著對成湯說:“可惜,這些美味你現在吃不著,因為你統治的地盤太小了,材料備不齊啊!”

  這讓成湯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于是,他問伊尹:“既然如此,我該怎么辦?”

  伊尹順水推舟,講出了自己真正要講的道理。他告訴成湯:“要吃到這些美味也不難,不過你要有良馬,要得到天下、成為天子才行。”

  怎樣才能成為天子呢?伊尹又說:“為了成為天子,你要實行仁政,讓你的百姓生活好,讓他們信任你。”

  伊尹從烹飪說到為政之道,為成湯分析了伐桀滅夏的形勢,使成湯茅塞頓開。他感到伊尹果真有經天緯地之才,便改變了伊尹的奴隸身份,任命其為右相。伊尹成了成湯的最高執政大臣,也實現了自己由廚師到宰相的飛躍。

  成湯照著伊尹的話去做,開始找時機起兵伐桀。他先發兵滅掉了十幾個小國和部落,經過11次戰爭,無敵于天下,使夏王朝空前孤立。后來,他又利用有緡氏的反叛,起兵一舉滅夏。

  成湯以武力滅夏,建立商朝,打破了國王永定的說法,史稱“商湯革命”。此后,中國歷代王朝皆如此更迭。

  商湯在伊尹的輔佐下,對百姓減輕征斂,同時鼓勵生產、安撫民心,對外擴大了統治區域,影響遠至黃河上游,氐、羌部落都來納貢歸服,奠定了商朝600年的基業。【原標題:伊尹:中國最早的烹飪大師(上)】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2011-12-22 作者:張廣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伊尹:中國最早的烹飪大師(下)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