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是一個源遠流長的世家。最早源于古代的姬姓,這是炎帝和周人祖先后稷的姓,在中國算是最古老的姓氏了,周時遷至河南汝南。”(摘自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范志亭著的《魯迅與許廣平》一書的第4頁)。“從黃帝直到周武王建立周朝,周姓有一個傳說中的世家。經過西周一朝的發展,至周平王東遷,其次子烈封于汝墳(在今河南葉縣東北),成為周姓人所尊奉的周姓始祖。周平王東遷洛邑(在洛陽)之后,其中的一個兒子姬烈被封在汝墳,經過十九傳,至姬邕時東周被秦所滅。雖然封國已不存在,可是源自周朝血脈世代食周爵祿俸的姬邕家族卻在習慣上仍被人稱作‘周家’,姬邕索姓也以‘周’為姓,以示紀念,以示不忘本,并代代相傳。邕生秀,秀生仁。這時已到了西漢時代,漢初統治者為了籠絡民心,特地封周仁為汝墳侯,賜號正公,紹續周室香火,周汝墳地勢卑濕,遂徙地于汝南郡,這支周姓在當地生息繁衍,形成漢唐時期著名的汝南周氏(以上摘自東方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大良、李瓊英著的《中國姓氏通史.周姓》”。
隨著后來天災人禍等各種原因造成的人口大遷徙,汝南周氏不斷向四周輻射擴散,其后的陳留、臨川、尋陽、廬江、泰山、淮南、永安、河內、臨汝、華陰、河東等周氏郡望,都與它有深厚的淵源。它被視為今天周姓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