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王莽的“烏托邦”:讓胡適和柏楊都不吝稱頌

2013/12/18 14:22:38 點擊數: 【字體:

 

  王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別的人物,班固雖然對他持否定的態度,在《東都賦》說了:“王莽作逆,漢祚中缺,天人致誅,六合相滅。”但他顯然也注意到了王莽的特殊性,所以在《漢書》不惜以三大章的筆墨來為王莽立傳,這就是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個孤例。

 

  歷來人們都把王莽看作是偽君子,是謀逆篡位的卑鄙小人,但胡適卻在1922年和1929年分別寫了《王莽》和《再說王莽》,為王莽作起了翻案文章,甚至說:“王莽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還沒有公平的論定。”

  柏楊也在《中國人史綱》中說:“王莽是儒家學派的巨子,以一個學者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中國歷史上僅此一次。他奪取政權的目的與劉邦不同,劉邦之類只是為了當帝當王,滿足私欲。王莽則有他的政治抱負,他要獲得更大權力,使他能夠把儒家學說在政治上一一實踐,締造一個理想的快樂世界。他認為古代社會中,人人平等,可是到了后來,互相爭奪,遂發生不平等現象。富人有很多土地,窮人則一無所有。男子淪為奴隸,女子淪為婢女。幸而仍保持自由,父子夫婦,終年辛苦耕種,卻不能吃飽。”所以他的改制都是“為了改善這種不公平和鏟除造成這種不公平的罪惡。”

  王莽的家世雖然是顯赫的外戚,他的姑姑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但只因為他的父親死得早,他沒能像他的堂兄弟們那樣,“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于是“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在貧窮怨憤中有不滿情緒,他師事陳參“勤身博學”,主攻的是儒家的《禮經》。于是儒家標榜的周公那一套,成了他的指導思想就不難想象了。

  然而這種看似美麗的烏托邦,無論是說的人當真了,還是聽的人當真了,都是由于淺薄所致,真要做起來就必然會矛盾百出。《漢書》有一篇陳崇上表稱贊王莽的長文,其中第一段就說:王莽平日“折節行仁,克心履禮,拂世矯俗,確然獨立;惡衣惡食,陋車駑馬,妃匹無二,閨門之內,孝友之德,眾莫不聞;清靜樂道,溫良下士,惠于故舊。”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為了擠進王氏專權集團,“世父大將軍鳳病,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之后又排擠自己姑姑的兒子淳于長,在大司馬王根病時,進讒言說:你有病,淳于長可高興了,就等你死他接任大司馬呢。于是利用王根、王政君的關系,自己當上了大司馬。這就是他的“折節行仁,克心履禮”!

  他讓妻子“衣不曳地,布蔽膝。見之者以為僮使,問知其夫人,皆驚。”卻逼死了她生的二個兒子,讓她哭瞎了眼睛。王莽還與妻子的侍婢原壁有奸情。余下的二個兒子中的一個,就是因為也與原壁有奸情,被發現后也被逼死,最后一個兒子王安,則是因為嚇出了毛病,才勉強屬于病死之列。等到四個兒子都死了,卻又冒出來他和增秩、懷能、開明三個侍婢生的四個子女,這就是他的“妃匹無二”!等到當了皇帝就更不用說了,且始入長安時,王莽的宮女還有數千人!

  他反對奴隸買賣,主張平等,并因為兒子王獲殺奴而將其逼死,他自己卻“私買侍婢”送給無子的后將軍朱子元,以此來拉攏人心。

  白居易有詩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其實不論是篡位前和篡位后,王莽的作為都離不開“匿情求名”四個字。

  他的所謂理想和改制也完全是出自無知的自以為是,而其手段則是利用儒家不切實際的理論,加上所謂的符命,來強辭奪理地自欺欺人,他是用所謂的理想綁架了天下人。最后在天怒人怨中他被商人杜吳殺死在漸臺上后,人們割下了王莽的舌頭切碎分食,也就是因為他的長舌一度欺騙了天下。

  胡適和柏楊都肯定了理想和為理想而不惜一切奮斗的精神,這無疑是正確和必要的。但是,如果別人盲目地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大家就都去不切實際地追求,不管是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都有悖于人類獨立思考才能進步這個原則的。(原標題:王莽的“烏托邦”:讓胡適和柏楊都不吝稱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文匯報(2009-07-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