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啊,請您不要太小看人,沖鋒陷陣,我可能是個子矮點,上不了戰車。但是如果要搞暗殺的話,專諸十個也不如我一個。上次可惜讓專諸搶了先,要不然出名的就是我了。”要離不太服氣,好在春秋那時候的國君不像后代那些帝王尊嚴神圣不可侵犯,所以要離說起話來也就沒有了那么多的顧忌。
“咱先別說,你殺不殺得了慶忌,你說說,你怎么靠近慶忌身邊,只要你的主意讓你能夠靠近慶忌身邊,我就讓你去,不管成功不成功,你的老婆孩子我都像對專諸家一樣對待!”闔閭心里那個樂啊,這年頭想學專諸的人還真不少啊,也不看看自己的先天條件怎么樣,不是誰都能用命換榮華富貴的,就這個矬子看來平時在家也讓老婆數叨煩了。
“主意當然是有了……”要離平靜地說出了一個辦法,辦法一出口,那可謂是驚天動地,不僅闔閭從座位上跌倒了,就連推薦人伍子胥也嚇得呆在那里了。
斷臂破家也能稱壯舉
要離說出的辦法就是讓吳王闔閭殺死自己的老婆、孩子,然后背負“血海深仇”的他自然可以靠近慶忌了。難怪身負血海深仇的伍子胥都為這個主意而發抖,這主意簡直就不應該是人能想得出來的。不過,要離的這種決絕態度卻打動了吳王闔閭,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身邊的美人,這事成功了自己什么也不用付出,失敗了不過多死一個要離,反正這種禽獸不如的家伙,留著也是一個禍害,要是萬一他真成功回來了,也絕對不能留著他。要不然說不定會做出什么禍國殃民的壞事來呢。
“好吧,那明天就按要義士說的做吧。等事成之后……”本來打算賭咒許愿的吳王闔閭愣是不知道往下說什么了。人家的老婆孩子都不要了,還有什么可賞的呢?!
第二天,在吳國朝堂之上,伍子胥極力向吳王闔閭舉薦要離為將,請吳王讓要離帶兵討伐楚國。闔閭舊戲重演,不屑一顧地看著要離說:“寡人觀看要離之力,還不如一個小兒,怎么能夠勝任討伐楚國的重任啊!況且我們吳國剛剛安定下來,怎么能隨意用兵打仗呢!”
要離也是老話重說:“大王啊,您一點也不仁慈,伍子胥為您謀劃奪得了王位,平定了吳國,您難道不打算給伍子胥報仇雪恨了嗎?”闔閭聞聽怒不可遏,令大殿上的武士把要離趕出去。
要離冷笑道:“大王不要看不起人,我敢跟大王打賭,我雖然身材矮小,但論起擊劍的功夫,大王一定在我面前走不過去十個回合。”
滿殿大笑,那時候的君臣關系還很樸實,再加上滿殿的君臣不是闔閭的叔叔兄弟就是原來吳王僚的老臣子,這些人本來就對闔閭殺君奪位有看法,難得有這么一個機會讓他丟人現眼,何樂而不為呢!要是闔閭打輸了,他們就上街去宣揚,我們的大王讓一個矬子給打敗了。要是打贏了呢,那也好辦,我們就上街這么說,這次我們的大王真英勇啊,他擊劍打敗了一個只有一米多高的矬子!這臉,你闔閭算是丟定了。
眾人是一個勁地鼓勵,其實不用他們鼓勵,吳王也要比劍,畢竟這是他們昨天計劃好的事,至于場下那些人的用心,吳王現在只想著怎么殺了慶忌,“哼,等慶忌一死,看你們還敢不敢再叫得這么歡。”
在春秋這個為兩個不同國家的小孩子吵架都會發生一場戰爭的歲月里,崇尚兵器也是理所應當。不過兵器有的是,像戈、戟、矛、鉞、刀、匕首、殳、弩機、矢鏃等等,卻單單崇尚劍!這個,連諸侯的君王都是一樣。所以,一把上好的寶劍,不是某個人的榮耀,而是他的國家的財富了。也許,除了國家領土,讓君王們心動的就是劍了。傳說有一個小國國君曾得了一把寶劍,名叫泰阿,另一個大國的國君聽說了來求取而不得,竟然來興師圍城,一圍就是三年!最后這個小國實在不行了,那個小國國君就拔出了泰阿之劍,登城而麾。結果敵軍流血千里,猛獸歐瞻,江水折揚。--可見寶劍的神奇之處,大家崇尚得實在不行。當然,這樣的寶劍,不是隨便能夠得到的。這時,社會上出現了以劍技為人效命的私劍、劍士一流人物,有些人甚至以擅長“擊劍立名天下”,職業劍客奔走豪門。那時候的貴族從小就要接受擊劍的訓練,吳國地處南方,水網縱橫,戰車無用武之地,步兵及水兵為軍隊之主力,這樣鑄劍業就首先發達,遠遠超過了中原諸國,并且出現了歐冶子、干將、莫邪等鑄劍名家。吳王闔閭尤其喜歡擊劍和收藏名劍,他讓歐冶子為自己鑄的“吳王闔閭劍”那可真稱得上是劍刃鋒利,制工精美。常言道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我們這位吳王的愛好是擊劍,所以從貴族到平民也多養成了擊劍打賭的“惡習”,有時候斗起來連兄弟都不認,不死不休。不過,吳王闔閭的擊劍水平還真不是吹的,從吳王僚時代還是公子光的時代起,闔閭在貴族圈子里擊劍就有一定的名氣,在吳國能打敗他的人還真不多,當然不包括那個跑了的慶忌。現在一個矬子向他叫陣,再加上底下那幫人一鼓動,不知道吳王是真的被鼓動起來了,還是故意做戲,反正他是自降身價和要離比起了劍。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如果說剛下場的時候,吳王闔閭還只是想故意斗幾下,裝個樣子敗下陣去的話,那么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但見要離出手快如疾風、閃電,雖然身材矮小,但無比的靈活,沒幾下,要離就用手中的劍刺傷吳王闔閭的手腕,頓時大殿中是一片叫好聲,吳王呆在那里臉掛不住了。
也許是昨天就商量好的,吳王只是按計劃去做,也許闔閭真是生氣了,畢竟當眾丟臉的確讓人很惱火,而最讓人惱火的是一向以為自己是個高手的闔閭居然發現自己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不禁怒火中燒。只見吳王大喊一聲,要命武士們把要離推出去殺了。吳國其他的大臣都不知道這件事的奧秘所在,所以只在那里看笑話,但知道這件事的伍子胥可就不能干等著看熱鬧了,他可怕吳王假戲真做了。把要離殺了,誰去刺殺慶忌啊?
在伍子胥的求情下,吳王闔閭腦子冷靜了下來,下令把要離關到牢房里,看著武士們推要離下去,闔閭似乎還余怒未消,走上前去,拔出自己的佩劍,只見手起劍落,把要離的右臂給砍斷了。
吳王一揮手躲進了后宮不出來了,大臣們也是一哄而散,忙著上街去宣揚這個八卦新聞。可不久一個更令他們吃驚的消息傳了出來:要離越獄逃跑了,吳王再次震怒,下令把要離的老婆孩子都抓起來處死,并公開焚燒、棄尸于鬧市。有些心地善良的大臣看不過去了,直搖頭,不就是斗劍失敗了嗎,至于發這么大的火嗎?闔閭這次可真是輸了劍還輸了人,太不值得了。
小人最難防
要離“逃出”吳國,一路上逢人訴說委屈,探聽得慶忌在衛國避難,于是他就到衛國去投奔慶忌。慶忌了解到要離是從吳國來投奔他的,對他最初是無法信任的,然而,要離脫衣給慶忌看,并訴說原委,果然少了一條右臂。慶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