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官員作家"李天岑:寫作就是點亮人們心靈的燈(2)

2013/7/5 14:31:23 點擊數: 【字體:

市北郊的一個地方,那是夏天,蒼蠅、蚊子特別多,晚上,別人都去看電影了,我一個人在住室里,用枕頭當桌子,趴在床上寫小說,一連寫了六七個晚上,蚊蟲叮咬,大汗淋漓,硬是寫成了《月牙彎彎》。那些年,一年能發好多篇小說。當鄧州市委書記那幾年,實在太忙,沒工夫寫,但依然堅持搜集素材,腦子里總是在構思。出差途中,突然有了靈感,我會找一片紙,趕緊寫上一陣子。這些年,沒那么忙了,白天上班,晚上總是要寫上幾個鐘頭。星期天,沒有特殊的事情,我會把手機關掉,集中精力寫上一天兩天,日積月累,一部兩部長篇也就出來了。

  寫作是一種社會責任

  記 者:還是回到你的身份上來。你覺得,作家情懷對你從政有沒有影響?

  李天岑:有啊。主要體現在平民意識上。人家把我看成“官”,而我在跟人交往的時候,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官”看。每次到鄉村去,看到鄉親們,我的心里頭總是軟軟的、暖暖的。我時常會想起小時候在鄉村的艱苦生活,想起我那些依然在家鄉土地上生活的父老兄妹,于是我經常回到家鄉的村莊去,找鄰居們聊天。我覺得,這是在“接地氣”。包括在當鄧州市委書記那些年,我到基層去,很喜歡直接跟老百姓接觸,在田間地頭、在村邊、在農家小院,看到老農民,就蹲在那里說上一陣子,啥都說,很開心。跟老百姓拉家常,聽聽他們說心里話,一是為了了解民情,便于指導工作;二是為了搜集寫作素材。我總是用“作家”的眼光去調研,用這種眼光去看人看事,往往會看得多一些、透一些。看到老百姓真實的生活狀況,作為“官”,我感到自己的責任很大,就會更加急迫地謀劃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想方設法去改善民生。用“作家”的眼光去看生活,就會更多地關注有特點的人物,我就會思考這些人和事背后的意義,會去想許多人生的道理。譬如,我從“賴四”這個“活鬼”式的人物原型身上,深切到感受到了“改革開放把‘鬼’變成人”的事實,從內心深處體會到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和正確性。我覺得,對于從政的人來說,有一點“作家情懷”就會多一些人文關懷,會對社會和人生多一點思考,會更加自覺地去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

  記 者:你是一個社會責任感很強的人。寫作,對于你來說,是一種社會責任嗎?

  李天岑:寫作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愛好,但更重要的是一種社會責任。經常有人問我:像你這樣地位的人,啥也不缺,卻勞神費力地去寫什么小說,到底圖個啥?一開始,我回答說:圖個高興,因為我喜歡文學。后來想想,還不完全是這樣。我總覺得,人生在世,一是要當個明白人,也就是明白為啥活著;二是要把自己對于社會和人生的感悟傳播出去,盡可能地用真善美去影響別人、影響社會。這就是寫作的理由。

  記 者:你的作品,總是充滿了暖色調,即使是揭露生活陰暗面的作品,譬如《人道》、《粉碎的玉鐲》等等,是揭露官場陰暗面的東西,最后都還是給人以希望,并沒有把這個世界寫得陰冷和絕望。這是因為你的官員身份呢,還是因為你的文學觀原本如此?

  李天岑:這些年,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寫作,就是為了點亮人們心靈的燈。

  我們為什么要活下去?因為生活是可愛的、世界是溫暖的、人生是充滿希望的。文學,就是要給人以希望,讓人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看到人生的光明和希望。我覺得,好的文學作品應該本質性地反映生活,為人類提供生存智慧。人生的智慧在于正確地認識生活,賦予生活以意義,為人生提供動力。當然,生活并非到處都充滿陽光、鮮花和笑臉;某些時候,人生的道路也會荊棘叢生,我們也會遇到一些陰暗的東西。即便如此,我們也要懂得從生活的暗部,去發現光明的一面、溫暖的一面,因為黑暗往往能反襯光明。如果文學作品僅僅停留在對于生活陰暗面的揭露上,而不能給人以希望,不能讓人看到光明,那么這樣的作品就是人類心靈的毒藥,我們要這樣的東西干什么? 

 另一種“官場小說”

  記 者:你的《人道》是一部“官場小說”,卻與此前流行的“官場小說”不同。我們讀到的許多“官場小說”,總是把官場寫得很可怕,充滿了欺詐、傾軋、陰謀,人物的心靈都很陰暗、陰險、陰冷;而你筆下的“官場”,雖然也有灰暗的部分,也充滿了爭斗,也寫出了某些官員不太光明的一面,甚至塑造了“馬里紅”這樣一個“官迷”形象,但總體上表現的還是生活的常態,你并沒有提純生活,讓人感到很真實。

  李天岑:我把“官場”寫成那個樣子,不是為了粉飾生活。生活原本如此。我覺得一個作家要有責任感,要準確地把握“官場”,要讓讀者通過作品真正了解“官場”。“官場”并不像有的官場小說寫得那么黑暗,也不純然是血淋淋的你爭我奪、殘酷無情。“官場”里面光明面是主要的,陰暗面是次要的。我就是想通過我的這部小說匡正一些官場小說走極端的偏向。

  你看《人道》中寫的那個“官場”,也只是社會這個大網絡中的一群人,這些人就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在這個網絡中,“官員”也想盡可能地保持公正、公平,所以他們才會竭力舉薦像楊曉靜這樣樂于奉獻、為民服務的好干部。同時,“官場”也的確是復雜的,這是有許多社會因素導致的。我寫《人道》的目的是勸誡人們對當官之事要順其自然,不必爭奪,是想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美好,使人際關系變得更和諧。

  記 者:你的小說里總是充滿了悲憫。

  李天岑:作家的心靈應該是柔軟的,應該充滿大悲憫。我們要懂得尊重生命,要愛人類,包括一切生靈。所以,《人道》寫到最后,我還是讓“馬里紅”這樣一個為了跑官而丟掉人格、心靈上千瘡百孔的人物留下一口氣,沒讓她馬上死掉,我不忍心。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上,做一個清醒的人、知足的人真的不容易,為了能活得幸福一些,得有人不斷提醒著,不要在欲望面前迷失了自己。寫作是一種勸善的行為。所以,當有人把我的《人道》稱作“官場勸誡小說”時,我很高興,將這個評價當做對我創作的最高獎賞。 

 “官員作家”存在的意義

  記 者:南陽的作家們說,出了你這位“官員作家”,大家都很振奮,感到當個作家很揚眉吐氣。是這樣嗎?

  李天岑:我為能生在南陽這片文學熱土上而深感慶幸和自豪。“南陽作家群”是中國文學隊伍中一個特殊現象,很整齊,很有實力,也很團結。回想“南陽作家群”的成長,除了作家們自身的追求與努力之外,的確與南陽這個地方優良的“文化生態”有關。多年來,南陽歷屆領導對文學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2010年12月2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