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我自己嘛,本身就是這個圈子的人,跟作家們都是朋友,彼此很理解,心心相印,自然很樂意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沒有什么可說的,大家都是朋友嘛,相互支持。作家朋友們對我支持很大,給我很多指點和鼓勵,我一直心存感激。要說我這個“官員作家”的存在對“南陽作家群”有啥意義,我想,可能是:我本身是個“官員”,業余堅持創作,也許會帶動一些從政的人來關心創作、甚至直接參加到創作隊伍中來,而不擔心有人說他們“不務正業”。我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崇尚文化、崇尚創造,我們的社會就會有一種好的“文化生態”,這對于文化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
記 者:也許,“官員作家”的意義還不止于此。你的“官場小說”,為什么會讓讀者感到比同類題材的其他小說更真實?大概就是因為你是“官場”中人,從你的角度表現“官場”就像一個人從舞臺背后看演出,自然會看得更透徹,更能看出其中的“門道”。
李天岑:寫作的時候,我的角色就是作家,是用作家的心態和視角去寫作的,除了清楚自己的社會責任之外,還真的沒有想到“官員”身份會對寫作有這樣的影響。經你這么一說,想想還真是這個理兒。就像前頭說過的,有沒有“官場”經歷,對于寫“官場小說”來說絕對是不一樣的。為什么有的“官場小說”會給人一種虛假的感覺?就是因為作者沒有實實在在的“官場”經歷,許多人物和故事情節都是道聽途說得來的,與現實有些“隔”。而我在寫這樣的題材時,就是在寫生活的常態,原汁原味的,不需要杜撰。所以,我很感謝生活。
記 者:還有一層:“官場”也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很有意思的部分,人們渴望了解“官場”生活,于是就有了“官場小說”之類的作品。為了展示真實的“官場”生活,就需要來自“官場”的“官員作家”來本質地、真實地反映“官場”生活。也許,這就是“官員作家”在文學殿堂上的一種獨特價值。
李天岑:我同意你的看法。這樣說來,我這個“官員作家”當得還是有意義的啊,哈哈哈……看來,我還得在這個上頭好好地寫下去!當然,“官員作家”也不一定只寫“官場”,我更關注的,其實是人性。我眼下正在寫的一部長篇,就是關于人性的。
眾口評說李天岑
高洪波(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李天岑是一個扎扎實實寫作的業余作家,多年來他始終保持創作的激情,用心描繪著他在生活中捕捉到的新故事新人物。他的《人道》、《人精》這兩本書我都看過。《人精》中賴四的形象非常有生活氣息,有河南這塊土地上的生活氣息,賴四塑造得很成功。《人道》是他的新作,寫兩個女人的職場生涯。在《人道》里,作者非常明顯地表明了要肯定什么,要批判什么。一個是內心藏著魔鬼,長得也不怎么樣;另一個內心是天使,外面也很漂亮,作者很生動地描寫了這兩個人物,讀來可信。尤其是馬里紅這個人物,很吸引人。
雷達(著名評論家):
沒有想到,《人道》如此好讀,一下子就能把人抓住,且讀來忍俊不禁。當我得知作者是一位地市級主要負責人,不免有些驚訝和疑惑:官運和文運何以在他身上結合得如此均衡?觀其文筆,從容不迫的敘事,設懸念,擬對話,刻畫細節,摹寫言談舉止的能力,以及那暗藏的揶揄和民間智慧,確也不在某些專業作家之下。
李佩甫(著名作家):
我覺得天岑的政治成就和他汲取文學的滋養有關。他始終在用一種寬容的心態看待生活,對人性、對人情的把握和認識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他呼喚人性,筆墨溫和、平靜,不極端、不張揚,沒有虛情假意,沒有裝腔作勢,也沒有故意的渲染,本質上還是以一位作家的身份在觀照生活。
周大新(著名作家):
李天岑用大量篇幅寫鄉村,但鄉村在李天岑的筆下,已經不是孫犁式的溫情脈脈,也不像賈平凹那種淡淡的憂傷,而是一種穿透人心的荒謬存在……李天岑也涉及了官場的內容,但官場在李天岑的筆下,也不是反腐小說的那種大是大非的對決,而是一種真實客觀的存在,既大張旗鼓地弘揚了正氣,又可信而有趣。
李天岑顯然是熟練地掌握了小說寫作的技巧,每篇小說的模式構架都讓人無懈可擊,都恰到好處地把握住了平衡,能夠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一邊體味小說敘述的智慧,一邊為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感動。
李天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甚至已超出了生活經驗的范疇,他在寫作這些小說時,思緒肯定是迫不及待地催著他手中的筆。他的情感非常細膩,幾乎可以領悟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所以他的故事大都曲折動人,語言樸素而詼諧,而且真實得讓我們面對他宛如面對著自己。
二月河(著名作家):
我曾經說過,一般來說,做官會將文人做壞了,文才很高的人,一做官就不行了,這是一種現象。官做得好,文章也寫得好的人,歷史上不多。天岑是官,也是作家,官當得不錯,作家也當得不錯,他對作家這個身份很珍惜,幾十年來一直癡迷于創作,很讓人佩服。
這部《人道》,真實體現了官場里邊的人對社會對人生的感受,為這個精彩紛呈的時代又添了一道光彩,讓人們從中體會出許多,悟出許多。小說寫的是官場,但又不是純粹的官場小說。書中的主人公我們似曾相識,但又頗感新鮮。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天岑又為文學畫廊描繪了新人物、新角色。
說到底,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天岑的小說語言平實中見奇崛,是純正的小說語言。似陳年老酒,淡雅純正,但卻有后勁兒,氤氳流香,耐讀,耐飲,耐人尋味。
梁 鴻(著名評論家):
幾年前我已經讀過李天岑的短篇小說《月牙彎彎》,當時讀了以后覺得鄉土氣息特別濃,語言也特別樸實,方言用得非常好。這些優長在《人精》、《人道》里面不僅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而且語言更加老辣,人物形象特別鮮明,情節大開大闔,故事講得非常緊張、曲折,風生水起。李天岑是一個知曉小說秘密的作家。
王幅明(著名作家):
李天岑是一位官員作家,人們戲稱他為“文章太守”。他的敬業和對文學的熱愛成就了他寫官場與職場作品的獨特優勢。他的作品讓人讀之親切,真實可信。他不靠離奇的故事取悅讀者,而是靠生活本身的邏輯、靠特定人物的特定語匯、微妙心態和辦事技巧,在從容的敘述中贏得人們的驚喜。他的成功是生活孕育作品和作家的生動例證,也是天道酬勤的生動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