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兮云飛揚——讀蔡云川散文集《云來云去》(4)
2013/7/11 17:04:2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文學的作為,他胸懷正義和道義,一身正氣于他的事業與文字中。他說:“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我思故我在。一個人若放棄了思考的權利,那就只能重復街上的聲音,人云亦云,這無論如何都是不負責任的。況且一個人從追求學識和從為社會服務中得到樂趣,要遠比從金錢、權勢上得到樂趣于人于己都有益得多。”
這本書應該是云川生活中的副產品,在他懷著理性、哲性、心性和智性的工作中,也一定會對國家對社會對百姓有所貢獻,有所作為。在一個非常嚴肅的崗位后面,出現這樣一部文學色彩極其濃厚的著作,著實是讓人欣喜的,他使我們相知。
我曾在文藝報組織的論官員寫作的文中談到:我首先不反對領導干部寫散文,在古代幾乎所有的散文大家都是出自于各種官員,文學成了檢驗官員才能的一項標準,F今的官員文化水平越來越高,那么他們寫點散文,有點文學素養,是不多余的。時代其實也向各種官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種知識和技能,以便領導和應對各種工作和新生事物。在當今領導層能夠寫出好的散文的人物并不少見。如:軍隊中的中將朱增泉、劉亞周,《人民日報》副總編梁衡,遼寧省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充閭等。他們一方面把自己的工作搞得很好,另一方面在散文寫作上又頗有建樹,成為當代著名的散文家。
一個人的才能總是顯現在多方面的,只要他具備這種能力,他就不可能被埋沒,他也不可能壓抑自己的某種才華。一個事業成功的領導者,把他的業余時間只是用在了文學愛好上,而排斥于其它的無可必要的應酬和娛樂,那么這樣的領導者是讓人信服的,他的生活讓人感到充實而富有情趣。而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是值得贊賞的。
事業的成功者大凡有兩種人:一種是出自于逆境,不甘心,苦掙扎,苦奮斗。這種成功伴隨著一路荊棘,一路坎坷;一種是出于順境,但不安于現狀,不耽于舒適。這種成功仍然伴隨著心血與汗水。雖說兩種都很難,但恐怕后一種比前一種更難。行政領導大都屬于事業的成功者,如果單指文學,這些熱愛文學的領導者應該屬于后一種。他們正處在事業有成的階段,屬于那種帆船順風的時境。
在中國行政這塊土地上,能培植出來一些官員型的作家,或者說作家型的官員,是讓我們高興的,我們覺得是在那里有了一個朋友、一個伙伴、一個可以說話談心的人。
一個長期工作在行政或企業的領導者,如果還有一份這樣的閑情雅致,能夠寫出令人認可,又被津津樂道的文學作品,說明這個領導既懂領導藝術,又有文學才氣。這樣的領導往往更會熱愛生活、善待部下、樂于思考、勇于探索,也更具有親和力。
如果在行政領導崗位上出現更多的像蔡云川這樣的人,我們就會看到更多的理性的東西,熱情的東西,溫軟的東西,文化的東西,這個社會也許就變得更加人性化,更加自然化,更加群眾化,更加走向和諧、走向人文,社會的景象會更加豐富多彩,氣象萬千。
“大風起兮云飛揚”,不僅是顯現出悲壯,顯現出豪放,也顯現出力量和精神。
“大風起兮云飛揚”,也是我們的期待。我們期望再讀到云川更多更好的文字,看到他在工作上的成長與進步。作者:王劍冰【原標題:大風起兮云飛揚——讀蔡云川散文集《云來云去》】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作家網 2009年0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