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蔣一談訪談:中國需要這樣的作家(4)

2013/7/19 11:15:42 點擊數: 【字體:

的讀圖時代公 司不投資文學書籍,但我結交了好多從事文學出版的朋友,對文學書籍的出版形態比較熟悉。他們鼓勵我的寫作,同時特別支持我出版短篇小說集。我很感謝這些朋 友。

    王雪瑛:批評家林建法很喜歡你的短篇小說,他認為你的作品除了獨到的構想和開闊的視野,還有非常自覺的文本意識和對現實的穿透力。他認為你是繼蘇童之后中國又一位重要的短篇小說家。你怎么看待蘇童的短篇小說?

    蔣一談:感謝林建法先生。相比中國八十年代沸騰的文學思潮,如今的文學已經偏安一隅,不可能成為讀者關注閱 讀的焦點,文學形態越發多樣性,作者的身份和目的變得更復雜。這個時代允許所有人玩文學,但我始終相信,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我們后來的作者都應該向誕生在 八十年那些優秀的中國作家們學習,學習他們在那個年代對文學的癡迷精神和在迷惑求索中突破敘事障礙的努力。沒有余華、蘇童、格非那個時代完成的作品的影響,我不可能對文學至今還存有這么大的幻念。蘇童是北師大中文系八零級,我是八七級,蘇童是我的大師兄。一入校就聽說了這個名字,很驕傲,這種驕傲感伴隨至今。

    我個人認為,對中國現代短篇小說貢獻最大的作家是魯迅、沈從文、孫犁、汪曾祺、林斤瀾、阿城、蘇童。魯迅確立了文學的批判意識和鄉愁情緒,沈從 文為我們描繪了文學的純凈韻味,孫犁是特殊年代的珍貴文本化石,汪曾祺將短篇文本和古典筆記融合,為讀者展示傳統文本的內在彈性,林斤瀾橫跨古典和現代, 是積極有力的文本探索者,阿城連接了魯迅的鄉愁意識,并將現代人的困惑和掙扎用軟刀子撕扯出來。蘇童是短篇小說大家,其大量的短篇小說誕生一個特殊的文學 時期,寫作上沒有傳統的羈絆,他是本能、自由地進入文學的,他是天然的寫作者。獨特的地理和時空記憶奠定了蘇童短篇小說現在和未來的詩性價值。

    王雪瑛:那么,你想創造一個怎樣的文學世界?

    蔣一談:我不是天生的作家,我要靠后天的訓練和勤奮完成寫作。我不知道我能創造出什么樣的文學世界,但到今 天,我還有心、有力追尋虛空的文學世界已是幸運。筆記本積累了多年的素材記錄也提醒我:這個時代,寫出幾篇、十幾篇被人稱道、贊揚的短篇小說已經不算什 么,沒什么了不起,寫出盡可能復雜、豐富的現實世界,描繪出更多人物的困惑內心和疼痛命運,才是最難、最重要的。我希望自己能夠用中年的心、男人的心、女 人的心、青少年的心、兒童的心寫出不同風格的中國人的故事和命運。

    王雪瑛:你寫了很多家庭故事,對于父母和孩子相處有怎樣的理解?

    蔣一談:我喜歡各種家庭故事的構想,我的家庭生活很簡單,但和所有人一樣,女兒是我們家最大的快樂和希望。 她在成長,我和妻子在變老,這個過程就是生活的真諦。我在《赫本啊赫本》扉頁寫下了這兩句話:人生充滿苦痛,我們有幸來過。生活讓我們感受到不易,而不易 能讓我們感受到親朋好友的存在。

    我對疼痛的關注勝過對殘酷的關注,我也一直在儲備呈現人物疼痛的不同方式。人生是機緣碎片的組合,國家是家庭碎片的組合。當很多寫作者都在描寫 疼痛的時候,故事創想和呈現方式變得非常重要。不能簡單地將文學的呈現方式,歸屬于技術層面,它現在正變得更為復雜和立體,文學的呈現方式是寫作者智識、 語言能力、精神世界和文學能量的綜合體現。

    王雪瑛: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有意識形態傾向的作家嗎?

    蔣一談:契科夫的文學世界影響了我的文學觀。他樸素呈現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人物對世界和生活的理解,他不會在作品里告訴自己的人物和讀者什么是“政黨”、什么是“政治”、什么是“自由和平等”。他在呈現。

    王雪瑛:語言方面呢,批評家和讀者認為,你很會運用文字,對文字的運用和把握,有怎樣的理解?

    蔣一談:語言能力來自本能,來自持續的寫作和感受訓練,它就像一個人的服飾和飲食愛好習慣,人的性格表現內 核。很多時候,一位寫作者的語言寫作習慣往往能決定他的文學命運。我遇到過好幾位漢學家,他們對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有一個幾乎相同的認識:中國作家的語言要 么太粗糙要么太浮夸,有很多作家還在用描寫農村的語感描寫城市。

    其實每一位讀者都有自己喜歡的作家和喜歡他語感的原因,氣質相投無異是第一位的要素。你必須首先喜歡上他的語感,才會耐下心繼續閱讀他的故事,除非他的故事一次次讓你失望,你才會最終拋棄這位作家。

    我喜歡自然的語感,簡單樸素是一種狀態,也是我追求的語感世界。不過,簡單樸素的語言也有巨大的風險——如果寫作者的虛構能力不夠強大,簡單樸 素的語言就會顯得干巴巴,這是小說語感和虛構故事的較勁之處,也是小說和隨筆的根本區別。我遇到過糾結于語言的寫作者,他們陷入語言的感受里面,好像語言 是文學的深井。我覺得語言更像是寫作者的子彈,找準目標射擊才是最重要的,浪費子彈的士兵很難成為將軍。

    王雪瑛:總體來說,對于寫作,您有怎樣的一種態度?

    蔣一談:不會把文學當做混世的工具。我記住并相信讀過的這句話:你對文學抱有敬仰之心,文學的天使才會在你的書桌上跳舞。

    王雪瑛:你在《赫本啊赫本》后記里寫了這么兩句話:我手寫我心,是寫作的一個層面;我手寫他心,是寫作的更高層面。我對這個說法很感興趣,同時也有一些迷惑。

    蔣一談:這兩句話首先是對自我寫作的提醒:不要迷戀自己的經驗,經驗的力量是短暫的。契科夫和數位短篇小說巨匠的文學世界其實是燈塔,燈塔佇立在那里,將自身的光投射到更廣闊的世界上去,它能照亮黑暗和迷失的船只,能讓深陷困境的人們得到撫慰,重新找到前進的力量。

    王雪瑛:除了契科夫,你喜歡的國外作家還有誰呢?

    蔣一談:對我影響最大的作家除了契科夫,還有卡夫卡、EoBo懷特、巴別爾、海明威、博爾赫斯、卡佛;加 繆、辛格、納博科夫、馬拉默德、菲茨杰拉爾德、魯爾福、安妮o普魯、舒爾茨、卡爾維諾、福斯特、奧康納、門羅、裘帕o拉希莉等作家的作品我也非常喜歡。他 們在短篇小說的文體寫作上給了我非常多的影響和啟發。曾經有一位朋友很認真的問我,如果去一個孤島生活,只能帶上一本書(不是一套書),我會帶上誰的作 品?我毫不猶豫地回答:EoBo懷特的《重游緬湖》。我喜歡并相信大批評家布羅姆說過的一句話:“文學傳統會選擇真正的作家。”

    王雪瑛:《赫本啊赫本》的后記中談到,你喜歡有三個+號的短篇小說,故事創意+語感+敘事節奏+閱讀后的想象空間,其中最強調的是故事創意,你提出的這個故事的創意,與我們平時講的短篇小說作為敘事的藝術有何不同?

    蔣一談:關于短篇小說的系統教學和藝術研究,在中國高校里幾乎是一片空白。在約定俗成的寫作和閱讀觀念里,短篇小說是在逼仄空間里的文本寫作形態。我不這么認為,或者說我不完全認同這個觀念。我覺得短篇小說是特定時空里的寫作,可以享受空靈,可以感受坍塌。

    故事創意+語感+敘事節奏+閱讀后的想象空間。這是我的個人寫作感悟。我想這四個詞組的前后順序和整體力道把握或許能對短篇小說寫作者提供某種思考,每一項都很重要,可是次序更為重要。

    從事出版多年,悟出一個道理:同樣一個圖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上海文學 2011-09-2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