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閻連科:關于朱秀海

2013/7/24 16:33:53 點擊數: 【字體:

    關于朱秀海的小說

  在軍旅文學的創作中,朱秀海的《穿越死亡》是近年戰爭小說的突出收獲。在這部對軍人戰場心理和命運進行大膽探索和描繪的長篇作品中,有著迄今為止難得一見的對于戰爭進程最細致與犀利的描寫,使英雄主義在現代戰爭中經受了考驗。正因為以人為中心,它才被譽為“戰場心理學”。———吳秉杰

  今天,某些人對“英雄主義”這個字眼已經相當陌生,它同那些已黯然失色的勛章,一起被鎖在了久不開啟的箱柜里。然而,當理想喚起往昔的記憶、注入時代滾燙的血液,它仍然會熊熊燃起,閃閃發光。這就是朱秀海的長篇新作《波濤洶涌》(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留給我的第一印象。———文濤

  朱秀海獲獎評語

  以報告文學創作進入文壇的朱秀海,是軍旅文學園地的一位執著堅守者。其對當代戰爭題材長篇小說的追求與收獲,顯示了在軍事文學創作領域的重要性。長篇小說《穿越死亡》直逼死亡這一戰爭中的主要矛盾和戰爭文學的重大主題,以死亡為鑒來洞徹人物的靈魂、照取人性的深度,揭示出了當代中國軍人從平凡走向英雄的心路歷程,具有強烈的“戰壕里的真實”。朱秀海像是一個重量級拳手,他的姿勢也許還不夠優雅和瀟灑,但他超乎尋常的力量正是人們對當代軍旅文學的期待。

  (朱秀海因在軍旅文學創作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獲得第二屆“馮牧文學獎”的軍旅文學獎。)

  朱秀海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
  癡情
  穿越死亡
  波濤洶涌
  音樂會

  長篇紀實文學:
  黑的土,紅的雪
  赤土狂飆
  東北抗聯苦斗記
  紅四方面軍征戰紀實
  中短篇小說集: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老山筆記
  空山
  深夜十一點鐘的火車
  在密密的森林中
  電視連續劇:
  百姓(第一二部)
  波濤洶涌

  關于秀海

  每一次見到秀海我都想給他改個名字,叫大海、闊海,或者海山、海峁什么的。一個秀字,鉗在他的名字中間,像一朵小花開在百年蒼樹之間,倒不如那枯古的枝間沒有花草,而長著一個樹洞或不知何故鉗著一塊石頭好些。無數次地決意要給他改名,又終于沒能說出口去,都緣于我對他的尊重,緣于無論從年齡到人品乃至到文學,他都是我的兄長。秀海在文學上出道時間幾乎和我入伍時間相同,二十多年前,我剛入伍時,就讀到了他的獲全國獎的報告文學《河那邊升起一顆星》,看看作者簡介,也才比我大了幾歲,心里不免生出嫉恨,想我才剛剛看到軍營里有一本叫《解放軍文學》的刊物,還不明白文學中有小說、報告文學、評論的分類,居然就有比我大幾歲、小幾歲的人不僅寫了,發了,而且還獲了全國獎。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那時候獲個全國獎可不是今天你去弄了個什么獎。那時的獲獎,是一夜之間名揚天下,如一個人獨自研制成功了一顆原子彈,姑娘們的求愛信會如雪花一樣滿天飛。后來,時日荏苒,我們部隊被從河南調往原武漢軍區機關大院挖防空洞,以備戰爭爆發以后,首長和大機關的干部都可以躲藏起來;又聽說那時朱秀海就在軍區創作室當專業作家,就想我每天十二個小時水里泥里挖的防空洞,其實就是給寫過《河那邊升起一顆星》的秀海挖的,心里的惱怒非別人所能體會。接下來讀到了秀海發在《人民文學》上的短篇《在密密的森林中》,對其筆下對大自然的描繪覺得完全可與屠格涅夫一比高下,使讀者能在夢中回味白樺的落葉的氣息,于是就漸漸心平氣和,覺得我如果挖的防空洞恰恰是為了秀海所用,那也就理所當然,只能如此,甚或,是我勞動最有價值的報償。

  后來,我到北京的軍藝讀書,在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的一家招待所中見到秀海,已是我斷斷續續讀他作品有十年之后,好像他住在那兒改一部反映自衛反擊戰的長篇小說。那次見他,印象頗差,五大三粗,毫無秀處可言,與我從他作品中感受到的細膩、秀美及文字間的潮潤相去甚遠,因此也就堅信,作家是寧可謀其文,而不能謀其人的。然而,自1994年我調入北京之后,和他見面的次數的頻繁,也就僅次于一般情人的約會,也才發現,他的豪爽、他的大度,他的不計小節與寬宏大量、嫉惡如仇與善良忠厚,決非是我這樣的人所能評比。但卻總是在想,這樣的人品、人格,以及文學上的才華,不寫出一部大作品來就讓人不解。接著,也就讀到了他的長篇新作《穿越死亡》,那種在新時期軍事文學中少有的沖擊和震撼,那種對戰爭與死亡的思考,那種在戰爭的環境、場景、背景之下對人和人性的愛與理解,決不是僅用一束人道主義的光環就可以照亮它的字里行間。我一直以為,《穿越死亡》作為一部軍事文學、戰爭文學,被理論家所疏忽的遠遠大于他們發現的。如果研究人員靜心地琢磨文本,把當代的軍事戰爭文學從《保衛延安》、《苦菜花》、《紅日》一路梳理下來,一定會發現《穿越死亡》是這類作品中的另外一座山峰,而且這座山峰異光四射,與其前類從思想到藝術上的差異,都標志著新時期軍事文學的發展與成熟。可惜,《穿越死亡》生不逢時,它問世的年月,正是人們最為浮躁、文學處于最低谷的時候,加之《穿越死亡》尾部明顯的用筆粗急,最終導致了一部大作品不該遭到的冷遇。但是,《穿越死亡》奠定了一位酷酷熱愛軍事文學的優秀作家無可撼動的地位,完成了秀海從濕潤、細膩之美到大氣磅礴的一次轉變,使他的人品、人格,最終在作品中獲得了滲透和體現。

  不能不提的是《波濤洶涌》,這是秀海的作品中我最不喜歡的一部。作為同行,我想這是他不得已而為之的一次妥協,是用電腦熟練后的一部長篇急就章。盡管這部作品被改成了電視連續劇,拿了不少獎,但我卻堅決認為,時下的小說,如果能改為時下的電視連續劇,那就一定不是好小說。好小說不是流行連續劇的標準,而流行連續劇的標準,又恰恰同一些不好的小說的標準相吻合。作為生存,我對為電影、電視改編而寫小說的人表示理解,作為藝術,我對這樣的朋友不夠寬容。很長一段時間,我對寫了這樣的小說的朋友依然如朋友,像理解我自己為了要掙些錢而去寫些垃圾電視劇一樣理解他們,但對那些寫了這樣的小說,拿了某某獎,又為此而沾沾自喜、大吹大擂的人不敬而遠之。因此,我常說,《波濤洶涌》是大作家寫的一部有四十萬言的小作品,好人一失手寫的一部不太好的作品,而且,我堅信,秀海很快會從《波濤洶涌》的誤區中走出來。也就果然,三年之后,《音樂會》毫不聲張地出現了。

  我們又可以如閱讀《穿越死亡》一樣閱讀洋洋七十萬言的《音樂會》了,又可以在《音樂會》中震顫、感嘆、擊案和對秀海與小說說長道短了。文/閻連科【原標題:閻連科:關于朱秀海】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華網 2003-07-2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