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李洱對話瑪麗昂•波施曼 談敘事方式互當“學生”

2013/7/26 10:08:23 點擊數: 【字體:

李洱對話瑪麗昂•波施曼 談敘事方式互當“學生”
    活動現場。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

    中、德兩國作家李洱、瑪麗昂•波施曼,1日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就彼此作品的敘事方式、內容等展開對話。

  這場對話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德國柏林文學之家(LCB)共同主辦。兩位作家就彼此作品的敘事方式、敘事內容、文字風格、男女作家的視角差異、都市與鄉村題材等話題展開對談。

  瑪麗昂·波施曼表示,自己讀了《花腔》之后,被這部小說深深吸引。其中采用的敘述技巧非常有吸引力,而且整個作品時間跨度非常大。它表現出來這樣一個主題:每個人自己描述出來的現實,都經過自己的想象進行了一定的加工,是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有目的的再加工。

  李洱則說,《花腔》和《游弋在暴風雨中》在敘述上有某種相似之處。比如在《花腔》里邊故事會中斷,插入別的故事和對歷史的回憶。而《游弋在暴風雨中》講述故事的時候,也不斷地臨時中斷,然后插入對環境、街道、別的人物、鄰居的一些描述。

  他說,兩部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自己更關心戰爭和革命題材,血腥的、人性復雜的一面。而波施曼的描述有如靜物畫,她要顯示的是人與人溝通的不可能,以及在不可能中尋找一種新的可能。自己則是寫人與人之間陷害,以及在陷阱當中有人在反省此事,然后尋找一種愛。

  在隨后的環節中,兩位作家分別像“學生”一樣,就對方作品中自己關心之處發問,并得到了回答。

  瑪麗昂·波施曼表示,自己無法區分《花腔》里面到底哪些是真實的歷史,哪些部分是作者自己虛構的創作。

  李洱回答說,《花腔》首先是一個小說,其中大概有四千字到六千字之間是真的,別的都是假的。有兩個地方自己不敢虛構。

  李洱關心瑪麗昂·波施曼更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國外被哪些人看到?

  瑪麗昂·波施曼回答說,自己在寫《游弋在暴風雨中》的時候并沒有考慮過這個書是寫給誰看的。寫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傳達自己的一種認知,可以說這是一個實驗性的作品。

  作家簡介:

  李洱,1966年生于河南濟源。長篇小說《花腔》被認為是2001- 2002年度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入圍第6屆茅盾文學獎。首屆“21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李洱以長篇小說《花腔》與莫言(《檀香刑》)分享此項殊榮。2007年4月,《石榴樹上結櫻桃》德文版(Der Granatapfelbaum, der Kirschen trägt)由德國DTV出版社出版。《花腔》德文版(Koloratur)2009年由Klett-Cotta 出版社出版。

  瑪麗昂·波施曼,德國新生代作家。1969年生于德國埃森。大學時代攻讀日耳曼文學、哲學和斯拉夫語文學。后出于對文學創作的熱愛,放棄了博士論文的撰寫。1997年至2003年,參與了德國與波蘭的一項小學教育項目,在波蘭教授德語。主要作品為詩歌和散文,曾十余次獲不同城市和基金會頒發的資助青年作家創作的獎學金。現居柏林,是德國筆會成員。出版于2002年的《游弋在暴風雨中》是其長篇處女作。【原標題:李洱對話瑪麗昂•波施曼 談敘事方式互當“學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新網 2012年09月02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