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家有九兒女 個個有出息(2)

2013/9/25 10:40:08 點擊數: 【字體:



    在鞏義市孝南村,想找到武玉珍的家不難。因為對街坊鄰居來說,武玉珍的名字太熟悉了,“人家真有福氣,養了九個孩子,個個有出息”。

  踏進武玉珍家,干凈,整潔,讓人神清氣爽。迎出來的老太太拄著拐杖,身材不高,略微發福,眉目慈祥,稍稍彎曲的灰白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茍,更顯精神煥發。這位老太太就是武玉珍。

  武玉珍今年85歲,生養了6個兒子、3個女兒。她僅上過一年學,但是能夠通讀幾十萬字的大部頭書,至今還能背誦許多名篇章節和詩歌。

  “媽,給記者背一段。”大兒子趙仁義鼓勵說。

  “那我就簡單背一段《養生篇》吧。”武玉珍說背就背,“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是健康的源泉,運動是長壽的秘訣……”一大段背下來,意猶未盡。

  1958年,全國開展掃盲運動。當時武玉珍30多歲,已經是7個孩子的母親,為了多學點文化,她參加了掃盲班。孩子不能不照顧,學習也不能落下,所以她常常是懷里抱一個孩子,手里再扯一個孩子去上課。因為成績優秀,她被評為“地區掃盲模范”,時任地委書記親自為她佩戴了獎章。

  交談中,記者注意到茶幾上放著的一個黑色的手包,小巧方正,因為用得時日久了,已有些破損。武玉珍的五兒子趙國斌從小手包里翻出一本破舊的新華字典,說:“這是我媽的寶貝,走到哪兒帶到哪兒,碰到不認識的字就查。其實她不認識拼音,查字典都是用偏旁部首查的,查到字之后,看這個字旁邊有沒有認識的字,旁邊的字讀啥,她就知道這個字就讀啥了。”記者接過字典,這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新華字典,年代久了,翻得破爛不堪,內頁也已經發黃。

  趙仁義接著說:“這本新華字典可是我家的"傳家寶",要一代一代往下傳,它代表的是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武玉珍83歲那年,兒女們給她買來一部手機。“本來是想讓俺媽沒事的時候和兒女們說說話,結果俺媽用了幾天之后,竟然自己學會發短信了。現在和兒女們發短信,一天都能發好幾條。”趙仁義說。

  武玉珍遞過她的手機說:“天天沒事,發著玩唄,看看孩子們都過得咋樣。我發出去的短信都在"已發送"里面,一點開就能看到。”這是一部帶手寫功能的手機,“已發送”文件夾里密密麻麻排滿了短信。記者隨意點開一條,這是發給二兒子趙明志的短信:“明志你好,工作忙也要注意身體,每天要吃好飯,多喝水。我身體很好,不用掛念。”

  怕母親無聊,兒女們給武玉珍買來一臺筆記本電腦,85歲的武玉珍又學會了上網。閑來無事,她常在網上看看新聞,聽聽戲曲,玩玩小游戲,自得其樂。

  B

  兩孔窯洞換來孩子學費


  武玉珍非常重視對子女們的培養。在她看來,上學讀書是頭等大事,“只有學文化,才能辦大事”。所以不管再苦再難,她都義無返顧、傾心傾力地支持孩子們上學。

  為了給孩子們輔導功課,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武玉珍開始自學初中語文、歷史、政治等課程。“我母親能背出許多優秀文章的段落,格言諺語隨口就來,當時我們兄弟姐妹幾個的作業都是她輔導的,成績都不差。其實她對我們功課的幫助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給我們樹立了一個熱愛學習的榜樣。”趙仁義說。

  在那個年代,家庭貧困的武玉珍為了支持孩子們上學,寧愿自己忍饑受凍,也要盡量保證不短缺孩子的。在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寒冬就要來臨,兒女的棉衣還沒有湊齊,武玉珍就撕下自己棉衣里的棉絮,套進兒女們的棉衣里。

  1963年,趙仁義考上開封師范。武玉珍送兒子去開封上學,當時家中僅剩15塊錢,武玉珍把15塊錢全塞給了趙仁義,她說:“兒啊,出門在外不容易,我們在家里可以再想辦法。”

  最多的時候,武玉珍有5個子女同時上學,她把自己出嫁時壓箱底的布料、衣服、首飾等都陸續拿去賣了,艱難地供子女們讀書。節衣縮食,苦苦支撐,武玉珍從未放棄。

  人們常用一句夸張的話來形容決心堅定:“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武玉珍供養子女上學的決心顯然比“砸鍋賣鐵”更堅定。到了后來,孩子們的學費湊不齊,她干脆把家里僅有的兩孔窯洞也給賣了,全家人租房住。兒女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都趁假期打些零工,湊學費或者補貼家用。就這樣,9個兒女都完成中、高等教育的學業。

  “等我們都畢業的時候,家里能賣的東西基本上都賣完了。”趙仁義說,“我們從父母那里沒有繼承任何物質財富,但是卻繼承了一輩子都用不完的精神財富。別人不能吃的苦,我們能吃;別人不能干的事,我們能干。這與母親對我們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母親教子有方,她善于引導,多用鼓勵,從沒打過孩子。她的方法到現在還頂用。我家女兒今年17歲,老是不聽我的話,但她聽她奶奶的話。”趙國斌說,“有一次,我正在教育女兒,母親把我拉到里間,說我的教育方法不對頭,以后要細致地觀察孩子,多揣摩孩子的心思,知道孩子在想啥,這樣才能說到孩子的心里頭。”

  至今,武玉珍的子女們還記得她那些年說過的話。

  “要做正直的人,要辦好事,不辦壞事。”

  “人得學文化,立大志,干大事。”

  “能吃大苦、耐大勞,才能干成大事業。”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鄭州日報 2012年5月1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