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是勢均力敵的決賽,變成了中國女排“超新星”朱婷個人的“超手”扣球表演。1米95的身高,加上出色的彈跳,朱婷在面對日本隊時如入無人之境。不僅如此,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先后對陣俄羅斯和巴西,朱婷也展示了關鍵球上無人替代的球星作用。難怪不少球迷驚呼:“郎平二世”橫空出世!
平心而論,朱婷的身體素質,確與當年的郎平有幾分相似。突出的高度,較為嫻熟的扣球技術,對比賽的控制能力以及沉穩的比賽氣質,讓朱婷早早進入郎平的“法眼”。她不僅入圍“郎一期”國家隊名單,還出現在世界女排大獎賽的大名單上,有望今年就在成年組國際比賽中亮相。
朱婷本屆世青賽共253次進攻,拿下135分,包括被攔死的球,只有19次失誤。即便考慮對手攔防不成熟的因素,這在青年組女排中也是極為難得的數據。郎平二度出任國家隊主帥后,一如既往地強調球員的全面和隊伍整體的均衡,她不只一次要求隊員在場上要有“意識”。不論是面對巴西、俄羅斯的高攔網,還是日本隊不要命的防守,朱婷對線路的選擇都較為合理。從進攻的角度看,有理由期待她在國家隊占據一席之地。
不過,排球并不等于扣球。朱婷在國青隊的位置和打法,也不可能輕易移植到國家隊。作為主攻,她的保障環節還沒有經歷大的考驗,決賽中一傳也出現了波動。朱婷的國家隊之旅,留給郎平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即國家隊目前的人員配備和打法,如何有效地把朱婷這個進攻箭頭融合進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朱婷的存在,勢必對國家隊所有攻手都是個刺激,無疑將促進中國女排內部的競爭。
目前,朱婷的身體還略顯單薄,國家隊的大運動量訓練,以及成年組的對抗,強度都比青年隊時大得多。加上外界的壓力,朱婷和郎平面臨的,并不是直通獎杯的坦途。對于朱婷的未來,郎平在世青賽前就給媒體潑過冷水,示意朱婷“只是作為年輕隊員中的一個來培養,沒有什么特殊的”。畢竟,對手對朱婷還不熟悉,用郎平的話說,“要研究她、治她很容易”。
當年,18歲尚且稚嫩的郎平在前任楊希還處于巔峰狀態時,就被袁偉民果斷推上主力位置培養。為此,老女排在1978年亞運會付出了0∶3輸給日本隊的代價。經過淬火錘煉,郎平最終成為“鐵榔頭”。朱婷的偶像、韓國球星金延璟也經歷過在歐洲俱樂部的刻苦磨煉,才能在倫敦奧運會大放異彩、獲得MVP。以前輩的高度衡量,朱婷還不夠全面,對她既不能棒殺,更不能捧殺。2009年徐建德剛接手國青隊時,就曾表示隊里有一個好苗子。但他沒有高調夸贊這個隊員,連朱婷的名字都沒有透露,F在,朱婷已顯露出球星潛質,只待郎平進一步雕琢。排球迷們,又多了一份期盼。【原標題:期待朱婷的“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