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屆殘奧會,6次打破世界紀錄,獲得7枚金牌,20歲的許慶走過了一條輝煌之路。
在秋日煦暖的陽光下,坐在記者面前的許慶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12年前,記者第一次采訪他時,他羞澀靦腆,稚氣未脫;12年后,他穩重大方,充滿陽光。
雅典—北京—倫敦,穿越萬里,許慶向記者講述了金牌背后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曾經害怕裸露殘肢;背上的鯊魚文身;北京殘奧會期間與教練的爭吵;為爭奪比賽權要與隊友到水立方“PK”;倫敦殘奧會前的一次傷病險些讓他失去參賽機會;徹夜未眠的比賽前夜;一枚特殊的“金牌”……
曾經折翼的天使
1998年,許慶6歲,一場車禍奪去了他的雙臂。
1999年,母親和冬梅帶著許慶到武漢的一家醫院安裝假肢。正巧負責的醫生曾是一名殘疾人運動員,獲得過乒乓球世界冠軍。了解到許慶的情況后,這名醫生強烈建議他從事一項體育運動。
從武漢回到平頂山,根據許慶的愛好,和冬梅帶著兒子來到了游泳館。第一次來到泳池邊,許慶退縮了:“我好害怕水,不敢下去。”
接著,和冬梅又把許慶帶到田徑場。“田徑教練說我的身體太單薄了、偏軟,練田徑沒希望。后來,媽媽又把我送到了游泳館。”許慶回憶道。
這次,許慶有幸碰到了恩師、市體育運動學校高級游泳教練馬云鵬。
“許慶是我的學員里唯一的殘疾孩子。當時,別的孩子能雙手扶著打水板下水,他卻不能。我就把浮背綁在他的腰上,幫助他慢慢適應泳池。”馬云鵬說。
在泳池中,許慶展現出超常的天賦。練習游泳不足兩個月,他就參加了省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并獲得1金1銀1銅。
此后,許慶開始在國內的殘疾人游泳比賽中嶄露頭角。在2004年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他一舉奪得S6級200米個人混合泳比賽的金牌和50米蝶泳銀牌。國家隊教練張鴻鵠慧眼識珠,將其選到了國家隊。
幾個月后,許慶參加了2004年的雅典殘奧會。
“我當時只有12歲,是中國參加雅典殘奧會運動員中年齡最小的,我的成績不太好,只獲得第9名。當時,張教練告訴我,讓我參加殘奧會,就是讓我出去開開眼界、鍛煉一下。”許慶說。
這次出征,激發了許慶的夢想。“我的目標就是在北京殘奧會上奪取金牌。”許慶確定了自己的目標。
隨著年齡的增長,許慶的運動成績也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2006年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遠南運動會上,他斬獲3枚金牌和兩枚銀牌。2007年12月,他又在世界殘疾人游泳公開賽上勇奪1金1銀1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