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鳳瑞中隊”:人人都是“全天候”
2013/9/25 15:52:0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412面獎旗映襯著“杜鳳瑞中隊”的名字,上面不僅閃爍著英雄的壯舉,還記載著這個大隊百余次完成穿蘑菇云科學取樣、參加閱兵表演、新機型試飛、作戰演習等任務的功績。11月10日,一批杜鳳瑞生前戰友和大隊老功臣回到“娘家”,給第17代大隊“傳人”講大隊歷史,交流新時期發揚優良傳統的體會。
1958年10月10日,年僅25歲的杜鳳瑞在一次空戰中勇猛沖殺,在一舉擊落兩架敵機后,把一腔熱血灑在了藍天碧云間。空軍將他生前所在中隊命名為“杜鳳瑞中隊”。
30多年來,這個中隊已經成為大隊。新飛行員接受的第一次教育是大隊光榮傳統課,送給新飛行員的第一份禮物是記載大隊成長史的紀念冊,激勵他們用創一流、爭第一的頑強精神為隊旗爭輝。一次,海陸空三軍在沿海某地舉行諸軍兵種戰役演練,要求空軍飛機大機群、多梯次突擊目標,大隊擔負了這一任務。出征前,飛行員們來到杜鳳瑞烈士紀念碑前,緬懷英雄業績,增強了斗志。演習中,為了提高第一次突襲的準確性,他們在崇山峻嶺中進行100米超低空“鉆山溝”飛行,準時到達指定空域實施照像偵察,贏得了戰斗的主動權,受到了演習指揮部的通令嘉獎。
多年來,大隊堅持用光榮傳統激勵飛行員勤學苦練現代空戰的過硬本領。為掌握超低空隱蔽飛行技術,他們自覺加大低空飛行訓練量,設置各種復雜條件摔打飛行員。為適應現代夜戰需要,他們堅持開展夜航訓練,進行夜間編隊、夜間低氣象、夜復攻截擊等復雜課目訓練。去年,這個大隊飛行員參加大機群“四種”氣象跨區機動飛行,降落3個陌生機場,連續飛行12個小時,經受住體能、技術、心理調節綜合能力的考驗,干凈利索地完成了任務。
近3年來,大隊先后20多次參加上級舉行的空中攔截比武和考核,一次攔截成功率均為100%;全大隊所有飛行員達到四種氣象訓練和作戰水平。
(原載于《解放軍報》1992年12月01日)● 姚佑波 莊聰生【原標題:“杜鳳瑞中隊”:人人都是“全天候”】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 2009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