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國民黨七架戰斗機侵犯我領空,作為我軍第一批飛行員的杜鳳瑞在長機的帶領下升空作戰,這是杜鳳瑞第一次參加空戰,也是最后一次,在這次戰斗中,杜鳳瑞擊落敵機兩袈,擊傷一架,為掩護長機他的飛機被擊中不得不跳傘。按照慣例,飛行員跳傘后已經失去戰斗力,不允許對飛行員進行攻擊。然而由于杜鳳瑞在戰斗中的優秀戰績讓敵機王牌飛行員丟盡了面子,就在杜鳳瑞即將落到地面時,敵機向他射出了罪惡的子彈……杜鳳瑞犧牲后,他所在的飛行中隊被命名為“杜鳳瑞中隊”,他的事跡也影響著無數后人。
2007年6月11日,《祖國不會忘記》節目組及大益愛心基金的工作人員來到英雄杜鳳瑞的故鄉——河南省方城縣。在當地杜鳳瑞烈士紀念館,松柏蒼翠、鮮花堆錦,方城當地有關領導、鳳瑞故鄉的父老鄉親同節目組成員一道緬懷英雄事跡、重溫鳳瑞精神……
七十年的老鏡子
一杯茶,一段歷史
一杯茶,一生守望、
品味時間的分量……
這句話常被人用來形容大益普洱茶所蘊含的內在品質和所代表的外在期待。在品嘗過醇厚芬芳的普洱茶之余,人們不禁要問,在這個紛繁復雜,流光似水的浮華世界上,到底是什么東西最值得期待?
2007年6月底,盛夏的江西酷暑難耐,從西太平洋吹來的濕熱氣流混雜著低氣壓時時刻刻讓人們感覺到汗如雨下不是一個簡單的形容詞。在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興國縣茶園鄉教富村,墨綠色的層層山崗下, 七十二歲 的八一電影制片廠著名導演翟俊杰,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在眾人的攙扶下緩緩而行,從他一身戎裝和凝重的表情看來,老人的心情顯得十分沉重。他來自哪里,要到何處去?
順著時間的印記回溯到七十四年前。1930年秋,贛南大地風云變幻,作為新興紅色政權的主要根據地,興國縣涌現出無數的熱血兒郎參加紅軍的動人場景。年僅17歲的中共黨員李才連與新媳婦池煜華結婚剛3天就被組織安排任中共贛南行委青年干事。在李家世居的茶園鄉教富村村頭,他說:“煜華,我一定會回來的。”16歲新郎的這句話和他騎馬遠去的身影,讓池煜華懷想了一生一世。
所有的感情都濃縮到那一面古老的鏡子,日復一日,梳理著她青絲變白發的長長思念;一道木門檻的豁口,年復一年,見證著她凄風苦雨中了無盡期的企盼;這是一首愛情的千古絕唱!一諾千金,支持著她度過了70余個漫長的春秋……【原標題:專題片《祖國不會忘記》之鷹擊長空——杜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