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牛文元:頂尖人才當以創新貢獻能力來衡量

2013/9/29 17:24:46 點擊數: 【字體:

牛文元:頂尖人才當以創新貢獻能力來衡量


    創新的基本品質是具有獨創性、首發性、公認性和無可替代性。創新本身的確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智慧和動力的集中表現。創新在人類文明長河中,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杠桿和支點,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世界各國都對創新寄予了極大的希望。全世界流傳著一個口號:“創新的成功就是國家的成功”,這把創新本身所代表的意義和價值提到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與人類的文明、國家的昌盛、社會的幸福連在一起。

依據英國科學家詹姆斯·馬丁的研究,從1850年到1900年,知識每50年增加一倍;1900年到1950年,知識每20年增加一倍;而1980年到2000年,知識每5年增加一倍,現在還要更快。知識和創新的積累正以加速度的方式增加。

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創新質量”、“創新價值”和“創新能力”,也是成正比地增加嗎?我們按照數學家巴萊托的“等級-數量”定理做過一個計算,在整個知識總體中,排序在前十萬分之一的創新貢獻,占整個世界創新能力的貢獻率的50%;前萬分之一的占70%,前千分之一的占95%,前十分之一的占98%。這意味著,其余90%的知識總體的創新貢獻率不到2%。所以希望我們的創新,除了數量的增加外,更能在其中爆發出少數但能夠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創新。比如,做農業育種的科研人員可能有幾萬人,但是我們就需要像袁隆平這樣的一個人,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相當于把中國的土地擴大了一億畝。所以我們更需要創新人才隊伍中的頂尖人才,這些頂尖人才是以他們的創新貢獻能力的大小來衡量的。為什么世界都公認中國的四大發明,數量不多,只有四個,但是卻把人類文明的足跡推進了一大步,這給我們很多啟示。

過去我們講拔尖人才,主要強調會解題、會背誦、成績好,考試分數高。現在我們更需要思想活躍、實踐能力強,善于發現問題的人才。

對創新人才的培養,目前還有個認識誤區:總覺得外因不夠、環境不具備。其實從國家到學校,努力營造創新環境的心愿和舉措已經很好。況且,優質環境并不是決定創新成敗的唯一要素。大家都知道,“西南聯大”的時候:一邊是烽火連天,一邊是物質短缺,但“西南聯大”培養出了很多頂尖人才。環境本身應當越來越好,但更重要的因素取決于在創新過程中,個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能動性,取決于人能否有扎實的知識基礎,能否有攻難克險的堅強意志,以及百折不撓、奮斗一生、甘于寂寞、不受花花世界干擾的品格。作者:牛文元(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首席科學家)【原標題:牛文元:頂尖人才當以創新貢獻能力來衡量】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政協網 2011年04月27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